首页 > 都市小说 >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 第448章 空置率问题

第448章 空置率问题(2/2)

目录

现在还算好。

只因为玩具厂等企业集中了大量的人口。

这些待在工厂里面打螺丝的工人们,几乎都是待在工厂内部,很少外出。

所以这类人群不会对北江之城的城市公共交通产生多少压力。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等到中央大道的写字楼空置率降下来的时候,那么城市交通压力,就会扑面而来。

其实现在也都已经多多少少有这样的问题了。

比如说旺季的影视城、动物园等,那都是人山人海。

还有龙江公园、樱隧道等地方,到了旺季的时候,依然会有很多人。

并非是人口过于集中,而是国内的人口确实太多了。

在一九八零年的时候,国内人口就已经超过十亿这个大关了。

即便现在有不少人口外移,同时也进行着计划生育。

然而,人口增长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人口十亿,这只是一个大概数字。

现实中,到底是不是十亿,并不完全确认。

“另外,你们一定把好关,在电力能源等供应上面必须要确保能够跟进。”

“还有就是城市地下管道、水资源等,也需要做好更多的规划”

赵满仓如是命令道。

卢胜文等人不断地点头。

北江之城是目前国内最发达的城市,没有之一。

仰仗赵满仓的资源,北江之城才能够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对于卢胜文他们来说,有赵满仓的帮助,他们才能够躺赢。

敲定这件事之后。

赵满仓就不打算继续管这件事了。

众所周知,一座城市的发展,势必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

他赵满仓也是人,他不是神。

不可能解决所有的一切问题。

就比如写字楼空置率这件事。

虽然他肯定可以帮忙,但又能够帮到多少呢

最终还是需要靠北江之城本身。

以及卢胜文他们这些人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北江之城火车站,目前是这座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

“凭什么不让我带这些东西”

“这是枪和子弹,你没有持枪证,就是不能携带.”

此时的火车站内,发生了这样的冲突。

有人携带枪支,想要进入北江之城,结果被拦住了。

因为一旦发现枪支弹药,一律全部上缴。

同时在火车站这样的地方,也不允许携带管制刀具等上车或者是带离北江之城。

如果是驾驶汽车的话,那么就没人管了。

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交通,都是不允许携带这些东西。

现如今的北江之城,管理越发严格,但并不妨碍大家蜂拥而来地赶往这座城市。

就在三天前,北江之城的市政府办公大院再次张贴出了一则公告:

将在下个月开始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只要是在北江之城境内工作,不管什么工种,全部最低工资为一百元人民币。

该消息一经发出,全国都被震撼到了。

最先震撼到的是北江之城。

这座城市内的各大企业,全都接到了这样的通知。

国企没什么好说的,他们除了答应下来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私人企业倒是不多,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而且这部分私人企业,也都是被迫留在北江之城。

五年免税政策,不香吗

他们想要走,说实话,也很难。

前期的投资可不少,再说了,就算迁移到其他地方,还能有在北江之城那么舒适吗

一是北江之城这边的政府办公效率异常高效,所有的程序都必须要在一次内办完。

如果办不到,那就撤掉该部门或该项目的负责人。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有人不乐意。

结果第二天就被替换掉了。

次数多了之后,北江之城的效率甭提有多高了。

送什么礼物啊,根本送不了。

二是北江之城的电力资源、人力资源、周边设施等都十分齐全。

不提其他,就只说北江之城的用电稳定这一点,便不是其他城市能够比拟的呀。

大部分企业自从落户北江之城之后,根本就没有停过一次电。

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居民用电,价格都非常低廉,一度电也才五分钱而已。

太便宜了!

并且这座城市有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想要招工还是比较容易的。

目前国内的其他城市,就算是京城、魔都、白云城等大城市。

在这些方面,未必能够比得上北江之城。

综合以上因素,大部分企业,都不会搬走。

就算有小企业要搬走,赵满仓也不会拦着。

搬走之后,更适合接下来的规划呢。

月薪最低工资一百块钱人民币,这样的吸引力对于全国很多地方的人来说,吸引力确实拉满了。

不少人在看到新闻之后,都纷纷跑过来北江之城这边了。

几乎可以看到,在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内,北江之城将会迎来更加高峰的人口增长。

除了最低工资标准之外,北江之城还会施行好几个政策,以此来提升整座城市的总和竞争力。

企业肯定是要盈利的,要不然别人成立企业干嘛呢

因此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

比如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眼镜店、衣服店、美食店、网吧等,这些都是中小微企业。

对于这一类门店,员工同样需要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并且也需要有最低的假期标准和五险一金。

在增值税等其他方面,北江之城就会有让步。

毕竟这些企业赚到钱,他们才能够继续留在北江之城。

否则的话,这些门店也会很快倒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