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新北派盗墓笔记 > 第587章 石拱门

第587章 石拱门(1/2)

目录

在身体急速下坠的一刹那,那原本就沉重无比的青铜瓮,此刻更是犹如一座小山一般,带着巨大的冲击力狠狠地砸在了我的肋骨上。刹那间,一阵剧痛如汹涌的波涛般袭来,仿佛每一根肋骨都在这剧烈的撞击下,发出痛苦的呻吟,似乎下一刻就要被生生折断。

我根本来不及思考,完全是出于本能地伸出手去,想要抓住身旁的何静。在这失控的坠落中,她是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也是我在这恐怖时刻的最后一丝希望。

耳边的风声如同恶鬼的咆哮一般,尖锐而凄厉,那声音仿佛要刺破我的耳膜,让人毛骨悚然。风里还夹杂着泥土那股厚重的腥气,以及腐朽刺鼻的味道,这些味道像恶魔的触手一样,直往我的鼻腔里钻,让我几乎无法呼吸。

眼前的世界变得模糊不清,时而明亮,时而昏暗。断裂的梁柱在光影中交错,宛如狰狞的巨兽残骸,给人一种末日降临的感觉。而那些纷飞的碎石,就像暗器一样,不时地从我的身边擦过,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它们击中,带来致命的伤害。

时间在这急速坠落中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充满了恐惧与未知。

约莫七八秒后,伴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声,我们重重地摔落在一片潮湿且滑腻的苔藓上。

我的后背毫无缓冲地撞上冰凉坚硬的石壁,刹那间,一股强烈的冲击传遍全身,喉头涌上一股腥甜,眼前一黑,意识开始模糊,险些就此昏死过去。

何静如一只受伤的小猫,绵软无力地蜷在我身侧,身子一动不动。

我强忍着周身酸痛,颤抖着伸出手,缓缓摸向她的脖颈。指尖触碰到那细腻皮肤下,脉搏正若有若无地跳动,微弱却顽强,恰似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这一丝生机让我紧绷的心弦稍稍松缓了些。

我艰难地仰起头,望向头顶。原本被炸开的窟窿,此刻已急剧缩小,只剩碗口那般大小。

清冷的月光从那狭窄缺口斜射而入,像是一柄柄银白长枪,直直地刺进这幽闭空间。月光所及之处,四周青灰色的岩壁展露无遗。

凑近细看,这些岩壁绝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表面布满了规整有序的凿痕,每一斧、每一凿仿佛都带着古人的精准与执着。

沿着岩壁细看,每隔三步,便能瞧见一尊半人高的石灯静静嵌在其中。

石灯造型古朴,岁月的侵蚀在其表面留下斑驳痕迹。灯盏里,干涸的灯油凝结成诡异的暗红色,恰似凝固的鲜血,散发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强忍着周身的酸痛,双手紧紧攥住那散发着古朴气息的青铜翁,每一块肌肉都紧绷着,缓缓地撑起身子。

脚下是一片厚实的苔藓,足有三寸之厚,宛如一张柔软却诡异的绿毯。

当脚掌踩上去,那软乎乎的触感传来,仿佛陷入了某种活物的怀抱。

与此同时,隐约有细碎的硬物硌着脚底,带来丝丝缕缕的刺痛。我满心疑惑,蹲下身子,双手颤抖着扒开那层柔软的苔藓表层。

随着苔藓被拨开,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几欲作呕。

在那之下,半枚锈蚀得厉害的铜钱映入眼帘,铜钱表面布满了岁月的斑驳痕迹,绿锈层层叠叠,好似历经了无数沧桑。仔细辨认,背面铸着“永寿”字样。

我心中一惊,历史知识瞬间在脑海中翻涌,这可是东汉灵帝的年号啊!

如此一来,便能推断出此处地宫至少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在这漫长的时光里,不知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故事。

“嘶——”

青铜瓮陡然发出一阵尖锐蜂鸣,那声响仿若利刃划过长空,在这幽闭的空间内来回激荡,令人耳膜生疼。

与此同时,青铜瓮周身泛起一层若有若无的光芒,恰似月光透过薄云,朦胧而神秘。

定睛细看,瓮身之上原本古朴静止的虫纹,此刻竟如灵动的活物,开始缓缓流转起来,似在诉说着一段被岁月尘封的隐秘往事。

我见状,心底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下意识地慌忙后退半步。

就在这一瞬间,我惊愕地发现,脚下原本郁郁葱葱的苔藓,竟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迅速枯萎。

不过眨眼间,那鲜嫩翠绿的苔藓便化作一片枯黄,紧接着簌簌剥落,显露出下方整齐排列的青砖。

仔细打量这些青砖,只见它们的缝隙间严严实实地填充着由糯米浆与桐油混合而成的封土,这正是典型的汉代“三合土”防盗结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