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短歌行》,作者:王虎?(2/2)
“我可太懂了,还得过一次奖赏呢!”
提起拼音。
在徐州、扬州等地,可以说完全普及开来。
也得益于徐庶和糜竺两人,提出的学拼音领鸡蛋等办法。
如今经过一年多,拼音对陆川治下的百姓来讲。
驾轻就熟!
王虎满意的点点头,情真意切道:
“老乡们,俺原来可不识字啊!”
“自从学了拼音,对照着字典,眼不困了,背不酸了,一口气能读好多卷书册!”
说着,王虎便拿起一本字典,随意打开了一页。
“有不认识的字也没关系!”
“哪里不会点哪里!”
“一点一查,包学包会!”
百姓们的兴趣,登时就被勾了起来。
啥?
这本书册还能让他们识字?!
就有几名百姓,凑着脑袋到近前,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
“这是b.....这是an.....唔.....三声.....”
“这个字是板,木板的板!”
“天哪,我居然认字了!”
那几人中,有名男子嘴里喃喃几句,突然大叫起来。
眼中尽是不可思议!
他不过是个种田的庄稼汉。
识文断字这种事情,是遥不可及!
可如今。
居然轻松便认出一字!
“嗨嗨嗨!”
“没错,但凡你学会了拼音,以后对照着字典上的文字发音,不断练习,就可掌握三千文字!”
“你们也能像俺一样作辞!”
王虎嗨笑着解释了一通。
对于东汉的普通百姓。
困扰他们无法学习的,无非就是两点。
识字与书籍!
这两者,识字乃是基础。
不识字,又无人教导,做学问什么的就无从谈起!
而陆川的字典和拼音,就能做到让治下百姓全部识字!
只要懂拼音,懂语法。
按照字典上的文字不断临摹、练习。
普通百姓也能认识三千文字!
这在古代,可是做梦都难以实现的事情!
“不是兄弟,你真会啊?快让我看看!”
“我也认识,这个字念‘天’,我们普通百姓居然可以书读!”
“这字典太神奇了,快给我来一本!”
“我要三本,家中还有两个娃呢!”
“我先来的啊!”
“......”
一时间。
王虎的摊位之前,无数百姓挤破脑袋,开始争相抢购字典!
要知道。
在这个时代。
读书,可是只有世家、豪门才能有的资格。
普通百姓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何谈读书!
而陆川治下的百姓,温饱早就不成问题。
他们想要学习,想要更进一步!
“所有人都排好队,这字典就是主公为你等所着!”
“只要一钱,人手一本!”
“诶,老乡,你摸哪儿呢!”
王虎呼喊着,身旁的士卒便开始维持秩序。
听到价格的百姓,更是无比激动。
“原来是州牧大人为了我等所着,感谢州牧大人!”
“一钱一本,太便宜了,跟白送一样!”
“州牧大人让我吃饱饭,还给我机会识字,不多说了兄弟们,我先叫为敬,爹!”
“瞧你这叫的,真没出息,爷爷!”
“.......”
这边热闹非凡,马车之中的世家之人,更是好奇至极。
便安排仆从前去购买了一本。
等仆人衣衫不整的归来,递上所谓的字典之后。
一众人还未翻阅,便是神色大惊!
“纸,这是可以书写的白纸!”
所谓的字典,居然使用这等白纸所着!
封面上几个清晰的大字,让世家学子们无不眼红。
可当他们翻阅之时,身体跟着瞳孔猛然就是一缩!
但凡在徐州城呆过,都对拼音有所了解。
手中这本字典上,却是将拼音和文字联系了起来。
简单易懂!
哪怕是普通百姓,只需要对照拼音,临摹汉字,就能将其记下。
如此一来,无需数年。
陆川麾下可识文断字之人,将有数百万人!
那将是何等场景!
天下世家学子,加起来也没百万众啊!
嘶!
所有人都吸了口凉气。
这陆川,是要断世家的根呐!
十一月末,兖州之地。
“这陆川居然提前培养了一批学子,看来是早有准备。”
得到徐州情报,曹操感叹一声,不得不佩服陆川的未雨绸缪。
居然早就培养出如此数量学子。
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
“主公,不好了,你快看!”
此时,陈群的身影急急而来,手中正拿着一卷竹简和一本字典。
“嗯?”
曹操先是打开了书简,里面赫然一篇辞作。
《短歌行》?
王虎?
这不是陆川麾下那个脑袋不好,大字不识一个的糙汉子?
他会作辞?!
可读完辞作之后,曹操的眼中登时精亮,脱口而出。
“好文采啊!”
这等求贤若渴,谋图大业的雄心抱负。
完全写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关键是此等文采,竟然出自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怎么可能?!
“咦,这又是何物?”
曹操又疑惑地瞥向了字典。
而一旁戏志才,仅仅简单翻阅几页,后背立刻生出一层密密麻麻的冷汗。
“不好,主公,大汉世家要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