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多事之秋二(1/2)
看到三皇子和德哥儿脸色难看,林如海叹口气,到底忍不住再次开口。
“如果是五年前,本官自信单单凭借姑苏林氏就能护住小女。
那些勋贵、盐商也不会如此明目张胆。
陛下雄才伟略,居然舍得让皇子只身犯险。
王持正,不,邹县王家还是喜欢火中取栗,剑走偏锋。
如今江南情形他不会不知。
或许他更多的也只是雾里看花。”
几句话说的三皇子和德哥儿都摸不到头脑。
更别说林如海对于王家的评价还如此难以入耳。
“王家小儿不服气?
堂树公若是一直在川渝执政,他也不会这么早就驾鹤西去。
堂树公借义忠亲王之乱扬名于京城,汝父借父之名扬名科场。
若不是泰山大人,林探花也许就成了王探花!”
说着脸上还带出一丝嘲讽,不知是在嘲讽自己还是嘲讽王宁远。
“皇权争斗,党争之势越发激烈。
堂树公作为齐鲁党首,看似洁身自好,却连同李秉一同将夏吉扶植成改革中坚。
浙党、勋贵、富商更是上下其手将江南划为禁脔。
夏吉如今在拼命的抽调江南人口,陛下却毫无阻拦之意,你们可知为何?”
没有听到回答,林如海抬抬下巴,示意德哥儿将剩下的半碗参汤取来。
德哥儿伺候着将参汤让林如海喝下,林如海眼里的落寞一闪而过。
调整到一个舒服的位置,林如海这才开口。
“接任巡盐使,三年,仅仅三年本官就将扬州盐政梳理清楚。
升官发财,也是那时才知道什么列侯,什么书香门第和勋贵、盐商的奢华生活比简直屁都不是。”
看到德哥儿的表情,林如海摇摇头。
“没错,贾家女擅妒,可平日里也精益求精。”
德哥儿不得不插嘴,“精益求精,最终身体却不如田中劳碌的农妇。
文人口中的奢华明明就是娇气,更是给自己敛财找了一个好借口。
能如此快的梳理清楚扬州盐政并且在江南官场立足,荣国府的人脉同样重要对嘛!”
“有人说过你很不讨喜嘛?”
德哥儿嘻嘻一笑,“不讨喜?
长辈们可是都很喜欢小的。
并不是小的言语刻薄,而是真话太伤人。
父亲就说过你做事总是瞻前顾后。
中庸之道可不是做事都留三分。”
林如海点点头,并没有反驳。
“江南繁华之地,更是鱼龙混杂。
随着和勋贵的羁绊越来越深,更多隐秘出现在本官面前。
自宋时兴起的弥勒教、白莲教也在慢慢壮大。
虽然本朝官员不似宋时官职权力那般叠床架屋。
可官员们哪个不是人精,只会自扫门前雪。
朝堂上争斗不休,地方官员自然对公务得过且过,却越发追求享乐。
民乱多了,只能用灾情糊弄朝廷中枢。”
说着看了一眼三皇子,眼里难得的露出一丝嘲讽。
“有了先例,还从中看到攫取利益的法子,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从一府一县到几府几县联合。
弥勒教和白莲教却成了勋贵世家侵占百姓的打手。
如今江南之乱就在眼前,勋贵、文臣、盐商、海商、儒释道、邪教就连海外教派都纠缠在一起。
吾能奈何!
太上皇、皇上,臣也有家小族人,臣实在无能为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