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加更,二合一) 她的短信勾起了……(1/2)
绝望(加更,二合一)她的短信勾起了……
午夜大雨倾盆,整座北川市被毫不留情地冲刷着。
住院部六楼,斑驳掉漆的“血液病专区”五个字笼在阴影中。阴冷的转角处,一个穿着白大褂的高大身影在黑暗中伫立。
整层楼沉静寂寥,唯有“哗哗”的雨声浇灌。
破旧的窗半敞未关,郑淮明薄薄的衣衫被雨星打得湿透,如同一座冰冷的雕塑,久久一动未动。细看他扶着窗沿的手指却在微微颤抖,胸口的起伏微不可见。
六月二十四日。
他身份证上的生日。
还有不到四个小时天亮,可郑淮明第一次如此惧怕黎明的到来。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天际线逐渐泛起一丝灰白,他的身体才突然动了动,颓然地弯下腰,从口袋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白色药瓶,倒出几片仰头咽下。
随后,郑淮明稳步走向值班室,再出来时,手中已经拿着一个换药的托盘,其中躺着两三袋巴掌大的透明输液药。
昏暗狭窄的走廊,宛如一条通往地狱的甬道。他将胸口写有姓名的工作牌折下,径直走到尽头的病房前,伸手握住门把,轻轻旋开——
打开房门的瞬间,细小微弱的痛吟声涌入耳畔,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六人间病房,黑暗中,只有两个床头灯发出暗淡的橙光。
未等郑淮明寻找,靠门第一张病床上的中年男人已直入视线。他早已见过太多人间惨状、看淡生死,却还是在触及那张熟悉的面孔时,心脏像被钝物锤击,一瞬间痛得喘不过气来。
被病痛折磨得太久,郑国廷的身体已薄如纸片般,在被褥间几乎看不出轮廓。他老了,又瘦弱下去,蜡黄凹陷的脸颊上布满瘀斑,再难分辨出年轻时英挺的五官眉眼……
这时,郑国廷眼皮忽然掀了掀,浑浊的眼球微微转动。
许多败血症的病人因全身性疼痛,常常彻夜难眠,只能合上眼睛忍痛熬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郑淮明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他压抑住急促的呼吸,擡步上前,为郑国廷挂上新的输液袋。
如同对待每一个普通病人,不露出一点异常,他低声说:“如果有不舒服就按铃。”
郑国廷困难地点了一下头,喉咙里随之发出闷闷的痛呼,随即剧烈地咳嗽起来。邓霁云闻声醒来,看到郑淮明浅蓝色口罩上的双眼时,她吃惊地张了张嘴。
郑淮明用一个沉重的眼神制止住邓霁云快要脱口而出的话,俯身将病床摇高,上手利落地拍背,帮助郑国廷将这一口痰排出来。
十年。
郑淮明从未想到,他再次见到郑国廷是这样的画面。
那个幼时记忆里将他扛在肩头、顶天立地的高大男人,那个在满月宴上意气风发、喜气洋洋的父亲……
郑国廷平息了这一阵咳嗽,虚弱地喘着粗气,目光散乱地落在天花板上。
做完这一切,病房里闷滞的空气几乎让郑淮明窒息,他故作平静地嘱咐了几句,逃似的收起药盘,大步朝门口走去。
“医生……”
身后传来一声低唤。
郑淮明的脚步猛地停住,他转过头,视线与郑国廷遥遥相撞,心脏骤然停拍。
郑国廷毫无波澜的双眼掠过这位年轻医生的眉间,干裂的嘴唇蠕动了两下。
他说:“骨头疼……能不能给我加……加一点止疼药……”
郑淮明微怔,随即巨大湿冷的浪潮几乎要将他掀翻,他压抑住错乱的呼吸,竟是没有再一次走近的勇气。
“等会护士会过来。”他留下这一句话,飞快地离开了病房。
邓霁云随后紧追出来时,可走廊上已经空无一人。
狭小阴湿的卫生间里,门扣从里被紧紧锁住。情绪瞬间崩断,郑淮明冷汗淋漓,再顾不得干净,双肘撑在满是灰尘污渍的洗手台上,脊背微微弓起,痛苦地喘息着。
好像有一团东西顶在胸口,生生堵住气管,他指尖紧攥衣领,用力地拉扯着。可直到衬衣的纽扣都被扯掉,氧气依旧无法吸入肺腑。
——郑国廷没有认出他。
郑淮明目光涣散,嘴唇微微发紫,目光描摹着镜子中自己的脸。看来幼时旁人说的没错,与郑泽不同,他生来眉眼就与郑国廷、叶婉仪不像,又比郑泽大不少,以至于走在大街上曾被误认成亲戚家的侄儿。
可自己到底是多么陌生的面孔……
他低低地笑了,倚靠在瓷砖墙面上,双手向下按压着胸腔。两肋间那个脆弱的器官同样翻涌着,镇痛药物麻痹了神经,却无法解开痉挛,指尖都能勾勒出那微微膨胀的轮廓。
余光中,那角落里的小窗映出清晨的雨雾……
墓园快要开门了,郑淮明朦胧的意识里,这是唯一的念头。
——唯独今天,他不能倒在这里。
郑淮明施力顶住那一团冷硬器官,毫无怜惜地生生按下去揉搅。
他漱漱发抖了一阵,终于俯身将昨夜吃的几口粥全部吐出来,胸口骤然一空。尚没能消化的食物掺杂着缕缕鲜红色的血丝,随着水流被冲走。
呼吸猛地畅通,如同溺水的人被救上堤岸,郑淮明滑坐在地上,终于剧烈地呛咳、粗喘着。
自从上一次呕血,几乎吃不进什么东西,每每强迫自己进食,呕吐后轻微的出血屡屡发生,他早习以为常……
可这么多年,郑淮明第一次感到如此疲惫不堪,仿佛心脏都没有了跳动的力气。他不知道这一丝升起的日光,究竟是希望,还是绝境中最后的回光返照?
-
大雨倾盆而下,雷声隆隆,北川郊区的墓园里一片肃穆冷清。
粗密的雨点冲刷着脚下的青石板,泛起浅浅的涟漪。草木在雨水的击打下摇晃着,小径显得格外泥泞不堪。
一排排墓碑中,唯有一个身影笼罩在雨中。
郑淮明没有撑伞,一身黑色西装,跪在一高一矮两个墓碑前。湿透的衬衣紧贴腰身,冷雨顺着他的发梢流下,淌过惨白的脸颊。
高一些的墓碑上写着,郑国廷之妻,叶婉仪。矮一些的,写着郑国廷、叶婉仪之子,郑泽。
这是郑淮明亲手为他们立的碑,多年前海城墓园面临搬迁,他未经郑国廷的同意,将母亲和弟弟的墓迁到了北川。
他自认对于家人来说,不是一个值得怀念的人。所以再立的墓碑上,并没有刻上他的名字。
郑淮明静静地注视着雨中的墓碑,看着雨水流入沟壑,淌入泥土。他认真细心地角落一些刚长出来的杂草除净,把碑上每一丝脏污擦去,动作轻柔、缓慢,一如少时抚摸着郑泽的头顶。
做完这些,他回身从脚边偌大的纸袋中提出一个塑料盒。
是一个包装精美的水果蛋糕,款式老旧,一层层奶油波浪围边,最上层堆满了五颜六色的水果,草莓、菠萝、青提……
郑淮明解开粉色的丝带,将蛋糕搁在墓碑前,双膝跪地,用刀叉小心翼翼地切下两块,盛在纸盘中,放在叶婉仪和郑泽的墓前。
蛋糕被大雨打湿,纯白的奶油遇水融化,淅淅沥沥地流淌,沾湿了他的裤子。
随后,郑淮明又切下一块,拿起叉子,就着雨水送入口中。
吃了过量镇痛药的胃麻木地兀自搅动着。郑淮明默默地一口接着一口咽下,冷腻的奶油拌着雨水,刺激着食道。本能地反胃感涌上心头,他用力地按住胸口,唇色青白,却强压着不允许自己吐出来。
将最后一口奶油吃净,郑淮明拿起郑泽墓前的那一块,替他吃下。
满脸的潮湿,已分不清是雨还是冷汗,他痛得意识模糊,几次拿不住蛋糕翻倒在地上,又捡起来继续放进嘴里……
直到最后一团奶油被雨水冲化,郑淮明深深地弯下腰,额头轻抵在郑泽冰凉的墓碑上。
他几乎说不出话来,喉咙间只剩微弱的气声,不断地喃喃重复着:“对不起……要是我能救爸……就好了……”
他从未想过不和郑国廷进行配型,做梦都希望能为这个家赎哪怕一点罪……只是所有过往的一切,都拖拽着他坠入黑暗。
意识逐渐抽离,郑淮明甚至感受不到冷和痛了,铺天盖地的大雨仿佛在代表这个世界温暖地拥抱着他,带走痛楚和愧疚。
郑泽去世时,郑淮明十八岁。
距离此时,刚好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二年……
那一年,是海城少有异常炎热的夏天,未到七月,气温已节节攀升。在聒噪的蝉鸣中,高二最后一次模拟联考结束,郑淮明一举取得了全省第一的全科成绩,高高地位列红榜榜首。
可他却无心于讲台上班主任满脸笑容的表扬,周三傍晚还未放学,心思早就飘到了窗外。
今天是他十八岁生日。
郑泽刚刚做完心脏手术,郑淮明答应了他,放学要去医院和他一同庆祝生日。蛋糕早已买好,搁在家中的冰箱里。
身边响起一阵掌声,同学们的目光全部注视过来,郑淮明回过神来,笑着起身谦逊地鞠躬应下。
广播里传来一阵放学铃声,学校走廊上很快人头窜动,班主任宣布放学离开后,班里却迟迟没有人站起来。
郑淮明拿起书包起身,这时,班里忽然响起了生日快乐的歌曲——
一个男生带头喊道:“班长,生日快乐!”
紧接着,班里的祝福声此起彼伏。靠门的劳动委员擡手关掉了灯,两名同学默契地跑到窗口拉上窗帘,炎炎夏日的阳光透过深红色的窗帘映进来,一片朦胧美好的昏暗。
郑淮明怔住了,一时呆在原地,只见后桌从讲台下端出一个生日蛋糕,窜动的火苗燃烧着,发出摇曳的光芒。
“班长,祝贺你考了全省第一!等你考到北川去,可要给我们当导游哦!”
“生日快乐!老郑,这个蛋糕可是我亲自画的,不要太感动啊!”
一个圆圆的蛋糕被推到面前,白色的奶油上,用巧克力酱歪歪扭扭地画了一个小人,不仅写着“郑淮明,生日快乐!”的字样,还有班里每一同学的姓氏,满满当当、堆叠在一起。
同学们唱着生日歌围了上来,每一个人眼里都是那样真诚,饱含笑意地看着郑淮明。
“许愿!”
“要灭了,快吹蜡烛啊——”
郑淮明低下头,双手合十,闭上了眼睛。可这一瞬间,他的心是空空如也的,竟没有任何念头,唯有耳畔同学们的欢笑声将他暖融融地包围。
火光伴随着欢呼声吹灭,郑淮明起身,将蛋糕一块、一块切好,分给大家。
绵软的蛋糕送入口中,甜丝丝的,少年的眼里有了一丝潮湿:
“谢谢……谢谢大家。”
自打记事起,郑淮明没有一个生日是为自己而过的。或许是因为他年龄更大,或许是因为郑泽体弱,每一年,一家人选的餐厅和蛋糕,都是郑泽喜欢的。
每一次许完愿睁开眼,父母的眼睛都从未注视着他……
“老郑你和我们客气什么啊,你就是我们七班的主心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