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25章 小老虎,是妈妈在保护你。……(1/2)
第64章第25章小老虎,是妈妈在保护你。……
升上初中后,陈念安被姐姐带去九院拍片复查,医生给他开了证明单,于是,缺席了一整年体育课的陈同学终于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去到操场,进行正常的体育运动。
他在山村长大,原本就爱跑爱跳,五峤村的田埂、山谷都是他撒欢儿玩耍的地方,这一年饱受腿疾困扰,他早被憋坏了,重新开始上体育课后,就像是放虎归山,陈念安很快展现出不俗的运动能力,学着打篮球、踢足球,和男孩们玩到了一起。
祝繁星发现,他的个子长得很快,明明说话声音还是清清朗朗的小男孩音色,嘴唇上也没长出小绒毛,身高却是肉眼可见地蹭蹭往上窜。五月买的长裤,160的号子,九月穿上,裤脚居然吊得老高。
他的脚也越长越大,七月去五峤村时穿着还很舒服的那双新运动鞋,到了十月就穿不下了。
陈念安拎着鞋子,一脸愧疚地对祝繁星说:“姐姐,能给我买双新鞋吗?买便宜点的就行,这个鞋子顶得我脚指头好疼。”
祝繁星忍住惊讶,站起身和他比了下身高,问:“开学后,你们体检过没?”
陈念安说:“体检过了。”
祝繁星问:“你现在多高?”
陈念安说:“现在不知道,九月初体检是1米63。”
“九月初1米63?”祝繁星嘴巴张成“O”型,“一个暑假你长了三公分啊?”
陈念安抿着唇,害羞地说:“我觉得,我现在好像不止1米63了。”
祝繁星:“……”
种种迹象都能证明,陈念安已经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他的胃口变得比以前更好,吃得特别多,却一点也不长肉,只长个子。
他告诉祝繁星,吴昊浩也长高了不少,快1米6了。祝繁星很是惊讶,在她的印象里,吴昊浩只有1米5左右,比陈念安都矮了一大截,厨神大赛时她还开过玩笑,说那小男孩长得瘦瘦小小,果然像只“耗子”。
在青芽中学初一(2)班,除了吴昊浩,陈念安还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名叫展翔,是个成绩不错的男生,长得清秀白净,坐在陈念安后排。
平时,展翔、陈念安和吴昊浩经常一起聊天,一起玩耍,三个人性格很合拍,都不是那种爱闹腾、爱耍宝的男生,从不会欺负女生,只会被女生欺负。女孩们还给他们三个各取了一个外号,灵感来源于“小虎队”,展翔是帅帅,吴昊浩是乖乖,而陈念安……不是“霹雳”,是“酷酷”。
陈念安一点也不觉得自己酷,不明白女同学们为何要这么定义他,还傻乎乎地去问展翔的同桌蔡钰晴:“为什么展翔是‘帅帅’,我是‘酷酷’?就不能我是‘帅帅’,他是‘酷酷’吗?”
蔡钰晴听完后,掩着嘴“嗤嗤”笑,说:“因为你比展翔黑啊!”
展翔和周围同学都听到了,“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陈念安哑口无言,都不敢告诉他们,其实,他已经捂白很多了,以前更黑。
青芽中学因为生源不错,自然吸引了一批教学能力优异的老师前来就职,这就是良性循环,好老师加好学生,再加上良好的校风校纪,才能让青芽中学长久地保持优质初中的口碑。
学校里没有了倪正廷、冯继强那样的学生,陈念安如鱼得水,每天开开心心上学,高高兴兴回家。
让他意外的是,他并没有在班里垫底,第一次单元考,数学和英语都是全班中游水平,语文甚至考了个全班第七,祝繁星表示很满意,让他继续加油,争取期中考总分能冲进全班前二十名。
十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放了学的陈念安骑着自行车路过一座小桥,偶然擡头,发现太阳正在西落,天边的云彩被晚霞浸染,变成一大片层层叠叠的红云,映射进他的眼睛。
他情不自禁地停下车,趴在栏杆上望着远方,风徐徐地吹过,在他的视线里,有数不清的高楼大厦,也有低低矮矮的老旧小区,小河在桥底下流过,河边是两排优美的绿化带,还有一艘观景游轮缓缓驶来。
在他身后,是晚高峰川流不息的车流,不远处,是地铁站的施工场地,从去年七月到现在,一直在开工。
姐姐说,到2012年,钱塘地铁1号线就能通车了。
这个城市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少年们也在茁壮成长。
陈念安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幸福感,他太喜欢现在的生活了!不会再被冯继强欺负,不用再看舅舅舅妈的脸色,不会再挨姥爷的打……没有爸爸妈妈又如何?他有关心他的姐姐,有依赖他的满宝,还有对他特别好的刘爷爷和俞奶奶,班里的老师同学也很友善。
他似乎没有了任何烦恼,做什么都充满干劲,对待学习也能更加专心。
他不知道,其实,这就是祝繁星想要帮他建立的自信心与安全感。
——
十月下旬,新一届的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名单火热出炉,钱塘的各大新闻媒体都有报道,在二中,消息出来得更早,同学们都知道了校队的喜讯。
A省共有八十七人获得一等奖,获奖者们来自全省二十余所高中,钱塘有十八人入围,其中,二中占了九席。
温明远不负众望,不仅获得一等奖,还入选了省队名单,将代表A省去参加寒假时进行的数学冬令营暨全国决赛。
“恭喜你呀,大天才。”祝繁星笑着对他说。
温明远眼睛亮亮地看着她:“谢谢。”
祝繁星知道,距离保送清华,他只剩一步之遥。
祝繁星没打算走竞赛保送这条路,因为,如果把更多精力放到竞赛中去,势必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而她本来是个各科都很平均的选手,没有短板,觉得只要查漏补缺,把每科成绩都往上提一点点,总分就会变得足够好看。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经过两个多月疯狂学习后,十一月中旬的期中考,祝繁星拿到了全班第三、年级第四十一名的历史最佳成绩。
这一次,换成温明远来祝贺她:“厉害了!祝繁星同学,你这是深藏不露啊。”
祝繁星得意地笑:“你才知道啊?”
她清楚得很,如果高考时按这个排名填写志愿,上清北还是有点悬,但别的985院校,她已经可以随便挑。
——
秋去冬来,2010年十二月初,那场打了一年多的车祸官司终于迎来最终审判。
原告们早已心力交瘁,祝繁星都对这件事不抱什么期望了,就在这个时候,任俊告诉她,判了,再过几天就能拿钱了。
祝怀康连人带车,能赔到73.2万,冯采岚能赔到38.5万,陈念安能赔到7万3。
两条命,一个半残,加起来才118万。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总算是结束了。
祝繁星如约给了任俊一笔辛苦费,数目抵得上普通人的两年工资,任俊一开始不肯收,祝繁星非要他收下,任俊叹了口气,说:“行吧,我先收下,以后,你如果碰到要用钱的地方,就来和我说。”
冯家姥爷和冯智光又一次赶到钱塘,在任俊家和祝繁星、陈念安碰面,冯智光进门时红光满面、喜气洋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中了彩票大奖,把祝繁星给看呆了。
关于冯采岚和陈念安的两笔赔偿款怎么分,任俊和冯智光展开了激烈的讨价还价。
任俊考虑到陈念安常年生活在钱塘,生活费理应由监护人出,就按着计算器,一边按一边对冯智光说:“冯采岚的三十八万五,她父母拿三分之二,陈念安拿三分之一,就是十二万八,加上陈念安自己的七万三,总数是二十万一千,零头抹掉,这二十万整是陈念安本来就应得的,你认可吗?”
冯智光不置可否,说:“去年住院还花了两万八呢,得扣掉。”
“我知道。”任俊说,“接着是他的生活费,我给你算少一点,每月六百,一年七千二,到他十八岁,一共七年,就算五万整吧,二十五万,再减掉去年的医疗费两万八,你拿出二十二万整就行,以后,陈念安就不用你们掏一分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