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东京风华 > 第54章 王孙不归4

第54章 王孙不归4(1/2)

目录

第54章王孙不归4

“一树梨花压海棠,顾九,你想老牛吃嫩草!”

突然出了人命,这讲学便是讲不成了。从国子监离开,沈时砚留下十几个官差继续搜寻凶器,又让流衡带着胡海业先一步离开。

顾九回头看了一眼那朱红漆门,悬顶的牌匾上刻着“集贤门”三个鎏金大字,石阶下方两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槐树枝繁叶茂,阳光明媚,在干净光洁的青石板上投下破碎的光晕。

怎么看都像岁月静好的模样。

“王爷,楚将军呢?”顾九收回视线,“从周志恒斋舍里出来后,就不见他人了。”

话音刚落,便见车帘被人从里侧掀开,楚安探出半个身子来,笑道:“在这呢。”

楚安坐到车辕处,待两人进了车厢,他扬鞭催马:“我打听过了,周志恒的父亲官阶七品,之前周志恒赌钱,把家里唯一一处小闲宅偷偷卖了,现在周家名下除了祖宅,还有些田产,但将它们抵押出去最多值五六百贯。”

马车缓缓驶离横街。

“且有了前车之鉴,我觉得周家人断然不会再给周志恒能偷到田契的机会,”楚安道,“周父是出了名的抠搜,像金银细软之类的值钱物件儿就更不用说了,定然也会防着他儿子。所以啊,周志恒的这张钱引,十有八九来路不明。”

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作为抵押品,钱引铺不可能借给他这么多钱。

顾九挑挑眉:“不错嘛。”

楚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王爷让我去查的。”

楚安又道:“王爷,不用暂时封住国子监吗?若是人流通起来,凶手趁机将凶器偷偷带走,那时候再想找到它,便很难了。”

沈时砚语气有些无奈:“国子监内都是官家子弟,纵然我愿意封,你觉得他们家里人会同意吗?”

顿了顿,他继续道:“不过我已借搜寻凶器为由将官差留下,国子监内所有人出入皆要搜身。且眼下大家都清楚,凶手有极大可能性就在他们中间,潜伏的危机会激起人的警惕心和戒备心。”

人性促使他们相互猜忌。

沈时砚看了一眼身旁的顾九,微微敛眸,不动声色地略去这句话。

“为了自身安全,他们会比往常更加注意身边人的一举一动。同样,凶手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为了避免惹人怀疑,多办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离开国子监。”

顾九了然。

她撩开窗牖,望向马车行驶的前方,街市熙攘,不是去往开封府衙的方向。

“王爷,那咱们现在是去找那张钱引的出处?”

沈时砚颔首。

商贾私营的钱引铺所印发钱引上的印鉴图画,各有隐秘题号作为私记。根据周志恒的那张钱引,他们很容易便找到了目的地。

楚安亮了府衙腰牌,钱引铺掌柜听他们要查人命案,不敢怠慢,连忙唤人去拿账簿,仔细翻阅一会儿,摇摇头。

掌柜恭敬道:“官爷,我们这并没有叫‘周志恒’的债人。”

沈时砚将那张钱引置于柜案:“你瞧瞧它呢?”

掌柜拿出自己的透镜,细细瞧了半响,点点头:“这是我们铺子里的东西,官爷可是要查查它的主人?”

沈时砚道:“劳烦。”

很快掌柜便找到那张钱引的主人,一名叫史祥的茶铺商人。

三人根据史祥在钱引铺留下的信息,又调头去了朱雀门外的街巷南端,寻到那家“史氏茶坊”。

茶铺生意萧条,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客人。

三人刚进去,茶坊伙计便热情地迎了过来,看向中间行头不菲的沈时砚,殷勤道:“贵人们,二楼有雅阁,听曲儿看景皆是好去处,小人为贵人们带路。”

楚安本欲拒绝,却见沈时砚和顾九迈步跟在伙计身后,上了楼梯,自己也阔步跟上。

待坐定后,沈时砚才说了来意,伙计慌忙要去请自家掌柜,却又被叫住。

沈时砚道:“再备些你们这里的茶点果子。”

伙计连连应声。

楚安给他们三人各倒了杯茶水,笑道:“王爷,怎么突然想吃这些了?”

沈时砚抿了口茶,笑了笑:“忙碌了半天,我便有些饿了。”

顾九愣了愣,对上沈时砚那满是笑意的眉眼,脸颊微微发烫,有些不好意思。

刚才在马车上时,她的肚子响了两下,那会儿恰好经过闹市,与热闹噪杂的人声相比,这点声响实在让人难以察觉。

而且,那时她还特地偷偷瞄了一眼沈时砚,见他神情温然不变,便以为他没听到。

楚安对顾九的反应毫无察觉,便打趣起来沈时砚:“王爷,您以前可都不怎么用午膳的,近来这饭量见长啊。”

近来刚被高方清说脸圆润不少的顾九:“......”

她皮笑肉不笑地看向楚安:“管天管地,你还管人吃多吃少?”

楚安莫名被怼,摸了摸鼻子,委屈巴巴道:“顾娘子,我不过随口说了一句,你怎得这般凶?以后汴京城哪一个郎君敢娶你?”

最后一句话虽是对着顾九说的,但楚安的余光却全停留在沈时砚身上。

“呵,”顾九轻哼一声,大言不惭道,“普天之下能娶我的人还没出生呢。”

楚安却脸色一变,拍桌起身,颇有些愤懑:“好嘛,一树梨花压海棠,顾九,你想老牛吃嫩草!”

顾九太阳xue重重一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