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 笼中鸟(1/2)
第41章第41章笼中鸟
慈宁宫里,母子两人对峙着,火药味浓得外头都能闻见。
孝庄太后让苏茉儿去给佟采薇送乳母,是以连这个缓和关系的中间人都被她亲自支走了。
顺治寸步不让:“我要废后。”
孝庄难以置信地盯着他:“你疯了?布木巴做错了什么?就因为我要抱走你那佟格格的孩子,你就这样发疯?”
“因为您要抱走她的孩子?”顺治好像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额娘,外头那些人都说你是聪明人,儿子也信你是。”
当年孝庄能联合多尔衮,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让顺治坐稳了皇位,虽然只是傀儡,但至少他还活着,活得好好的,只是日子苦了一些罢了。
那时候他从来没有怨怪过他的额娘,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资格,他这条命,是她保下的。
“这几年的情势您不会看不明白,蒙古的手,伸得太长了。”
他回想着过往:“那些人吃到了甜头,您的哥哥也是个聪明人,当年当机立断把您和姑姑送进了后宫,从此让科尔沁成了草原上的第一部落,所以到了如今,他还想要继续效仿,之前是姐妹,如今就换成了女儿、侄女,您瞧瞧我这后宫,都快被科尔沁的人塞满了!”
不只是后宫,那些宗室们的福晋,也大多都是蒙古旗,科尔沁的成功让别的部落有样学样,想学着他们,靠着女人的牺牲和联姻攫取自己的利益。
皇宫里已经有了皇后,再送人也比不上科尔沁,所以他们盯着宗室,女儿一个个送进大清,又在大清生根发芽,孩子也都遍地跑,满人的血液里都混着蒙古的血。
有时候顺治睡不着,总是在想,满人,到底能站在哪儿呢?
外面是汉人,里头是蒙古人,可这大清,是满人的大清,是祖辈们从马背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他知道那些人恨他们,但恨有什么用,将来史书上照样有他们的名字。
他的心里像是有一团火,熊熊地燃烧着。
可他的额娘却扮演着那块寒冰,时时刻刻地要让他熄灭。
她不是看不懂他心里在想什么,可在她的心里,他的想法不重要,她有自己的办法,她依赖自己的打算,她信任自己的智慧。
她不信任她的儿子能做好一个皇帝。
如同顺治不再信任,她会为了她好。
布木巴没做错什么,唯一的“错”,只是因为她出身蒙古,身后站着科尔沁,只凭这一点,他就不可能再容忍她。
他要废后。
这是上一次他和自己的额娘大吵一架以后,把自己关在乾清宫半个月才领悟到的。
光不靠近布木巴没有用处,她还是大清的皇后,她就是蒙古旗的标杆,诱惑着那些人前仆后继地往大清的朝堂上、后宫里钻。
他只能让那些人看见他的决心。
友好合作,并不需要联姻,他们老老实实地臣服,彼此之间合作就够了。
他的皇额娘的想法,不重要。
不论她说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废后。
*
景仁宫,佟采薇本来是在和两个奶嬷嬷一起做衣裳的。
她怀着孩子不能到处走,整天被拘在宫里,有点儿觉得无聊,朴氏和孙氏看出来了,怕她情绪上不好,便主动给她找了事情做,说小孩子衣裳换得快,内务府那些人虽然也会准备,但到底不如自己准备得更加贴心,尤其是里衣。
孙嬷嬷笑眯眯地道:“小孩子的皮肤最细嫩了,新制的衣裳不够软和,穿的时候容易磨着皮肉,孩子又不会说话,只一味地忍着,不舒服就会哭闹,带起来很麻烦的。”
佟采薇深有同感。
在现代的时候她就是个爱美的小姑娘,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空下来的时候和小姐妹们一起逛街买衣服,囊中羞涩,买的也都是平价的,两三百、三四百的那种,偶尔还会淘一淘特价区,但这种衣服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布料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布料特别得磨人。
还有鞋子,买回来的新鞋子,总是要穿上两天才觉得舒坦,有些鞋码不合适的,脚后跟上的皮都能磨破。
她的皮肤当然是没有小孩子细嫩的,孩子贴身穿的衣物,总要先做出来,再洗上几遍。
朴氏和孙氏也不是真要她动手全做出来,只是给她找个事情做罢了。
董鄂侧福晋生孩子的时候他们全程都在看着,太后抱走孩子的事情她们也都知道,当时朴氏看佟采薇的脸色就不对了,身上汗津津的,手哇哇凉,回来就盯着虚空里发呆想事情。
她和孙氏对视一眼,就知道格格这是想入了神,有点唇亡齿寒了。
当时她俩就让活泼的春絮和佟采薇说话转移了注意力,扭头就拿着钥匙开了库房,搬了半个炕头的布料出来,和佟采薇说要给小主子做衣裳。
果然有效果。
佟采薇对着半炕的布料挑挑拣拣,比划着哪些适合做内衬,哪些适合做中衣。
一边比划,一边心里想,她这宫里的好东西,还真不少。
都是入宫以来攒的,有些是内务府孝敬的,大部分都是顺治赏的,他心情好的时候赏,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赏,偶尔想起个什么,或者看见她头上戴了个簪子,都能想起来让吴良辅给她送点东西。
有一回佟采薇就开玩笑,说她都快把他的私库给搬空了。
结果顺治大笑了两声,让她尽管搬。
佟采薇也跟着笑了。
她在现代的时候听过一句话,说男人的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虽然不知道真假,但也是有几分道理了。
有时候,她总觉得顺治是爱自己的,虽然不是什么刻骨铭心的爱,但平淡如水一般过日子,温温吞吞的,也不是不好,至少她很满足,比惊心动魄来得要满足,在后宫里,可不兴什么惊心动魄,那都是要命的事情。
她想着想着,又忍不住走神发起了呆。
朴氏和孙氏正在旁边盯着宫女们裁剪布料,瞧见她发呆,就都压低了声音。
怀孕的女人时不时地发呆是正常的,她们只需要看她的神情好不好、有没有不高兴就够了。
正发着呆呢,苏茉儿来了,还领着一个人。
朴氏和孙氏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感觉到了不妙。
果不其然,苏茉儿来了,先问了佟采薇现在的情况,知道她没什么大碍,这才道:“董鄂侧福晋的这一胎生得艰难,太湖后里一直不太放心,怕照得不周到,所以特地让奴婢送一个奶嬷嬷过来。”
她把身后的瓜尔佳氏拉出来,让她给佟采薇行礼:“这是瓜尔佳氏,她丈夫不过是个散员,但为人相当得谨慎、厚道,又生过好几个孩子,各个都白白胖胖的,养得很不错。”
瓜尔佳氏俯首。
佟采薇慢慢坐起来了。
她摸着自己的肚子,盯着底下老实低头的瓜尔佳氏,问苏茉儿:“劳烦姑姑了,这乳母是单只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另外两位那里也有?”
苏茉儿当然不会拆自己主子的台,她道:“几位怀孕的格格都有,不过乌苏格格和杨侧福晋那里月份还浅,还没到寻乳母的时候,太后主子吩咐了,已经在预备着了。”
所以说,目前为止,是只有她这里有了。
佟采薇面上没什么表情。
她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拒绝,太后亲自赏的人,而她只是个庶妃,除了被动接下来以外,她没有任何的办法。
但这并不影响她心里头不痛快。
等苏茉儿走了,她让孙氏领着瓜尔佳氏去收拾东西,自己坐在炕边上沉思着。
太后把董鄂侧福晋的孩子抱走之前,也给她那里派了一个乳母,福全被抱走的时候,是那个乳母抱着的,连东西都打包收拾得干干净净。
如今,她又给自己也派来一个,是想抱养自己的孩子?
别听苏茉儿说的好听,什么每个格格这里都有,现在宫里头怀孕的还有三个人,只有她这里是真真切切被送了个乳母过来,其他两个人那儿,说的是以后,谁知道以后有没有?
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被抱走。
可,该怎么办?太后势大,她要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到的,以佟采薇的能力和地位,很难反抗。
能和孝庄斗得你来我往的,只有顺治。
她回过神,吩咐人去打听顺治现在在哪里。
小良子回来的很快,说皇上在慈宁宫。
佟采薇愣了一下。
苏茉儿才从慈宁宫出来的,还带着乳母,难道顺治早就知道孝庄要抱养自己的孩子?他同意了?
由不得佟采薇不去多想。
董鄂侧福晋生产前,顺治就跟她提过,当时太后说要收养董鄂侧福晋的孩子,佟采薇还问了他同不同意,顺治说自己同意了。
她当时不解,明明顺治和孝庄不合,也不想坐看蒙古坐大,为什么要让孝庄抱养福全。
那会儿还没确定董鄂侧福晋生的是格格还是阿哥,如果是个格格,并不能影响什么,但是如果是个阿哥,那蒙古那些人肯定会像是闻到了蜂蜜的味道一样疯狂地凑上来。
结果顺治说,这是他和太后的妥协。
一个侧福晋的孩子,和今后蒙古嫔妃不能再得的高位。
只是一场交易罢了。
当时佟采薇没怎么放在心上,可今天看了董鄂侧福晋生产时的痛苦,和孝庄迫不及待抱走孩子的行为,她突然迷惑了。
迷惑自己在大清呆了这么几年,竟然好像失去了同理心。
明明在现代的时候,她在网上看见人家的诉苦都会跟着觉得委屈和凄惨,可怎么到了古代,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成为了交易的筹码,她当时的想法竟然是原来如此?
她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在当时,她还和顺治一起权衡利弊了一下,觉得好像不亏。
针不扎在自己身上,当然是不疼的。
现在这根针要扎在她身上了,她才想起来,原来她忽视了董鄂侧福晋的看法。
从早上开始的那股茫然终于落到了实处,她总算知道,她在董鄂侧福晋宫里的那隐秘的难过和羞愧来源于何处了。
她又开始发呆了,同时觉得自己肚子好像有点不舒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