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千秋宴 可能是因为十四岁已经不需要新……(1/2)
第64章千秋宴可能是因为十四岁已经不需要新……
嘉泰十一年孟冬,太女和雍王分庭抗礼、针锋相对;两方势力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局势风云变幻,波谲云诡。
太女郑越琅自成年立储起,就没有能与她相争的姊妹,入朝听政、成婚生女,储君之路她走得稳稳当当。
哪怕皇帝对她不冷不热、后族强有力的支柱突然隐居山林;她机关算尽、步步为营,也在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
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已成年的雍王,身负几分文才,靠圣宠就和她打得不分上下。
太女再咬牙暗恨,在皇帝面前也得装出一副姊友妹恭的样子,以至于吃了许多暗亏。
等到皇帝要把千机楼暂时借给雍王查案时,太女已经麻木了。再怎么争再怎么斗,比不过圣心。
也稍稍给了太女一些补偿,把一直空悬的五城兵马司统领之职给了保持中立的颍川林氏。另外让太女君主理、贵君协助操办今年的千秋节。
去年黄河水患,又逢皇帝圣体有恙,就没有办。今年恰逢整寿,皇帝下旨要大办。各国来朝,使节入京,来得早的已经住了一些时日。
陈岚前段时间的忙碌也和这些使臣有点关系。
谢兰淑的肚子已经和别人临盆时差不多大了,陈岚每每对上这肚子,都觉得惊恐。
虽然孕夫出行是很不方便的,但陈岚还是问了他一句:“兰郎要不要去宫宴上?”怕他自己一个人在家胡思乱想。
谢兰淑说不想去。他觉得自己已经很丑,不能出现在那些世家贵夫面前。
更何况,肚子大了难免挤压到胃肠,宫宴上不方便如厕,他也不想再在更衣室门口遇到登徒子。
既然谢兰淑不想去,那陈岚就放心了。她有预感,这次宫宴一定不会风平浪静,甚至藏了一架小弩带进去。
各国民俗风情不同,各使节同侍从俱是奇装异服,宫人们排查的重点都在她们身上了。陈岚丝毫不费力就蒙混过关。
太女君初次操持如此规模的宴饮,难免左支右绌。贵君从辰时起就在一旁督佐,一天下来都没正经吃上几口饭。
此时宾客入席,早已掩不住倦意的贵君恐面容有污,已回宫休整。
许父正盼着开席之前趁着人多嘈杂说些话,此时见贵君的席位空置,难免失望。
直到临开席,陈贵君才从大殿的侧门入席。众人下拜见礼之后,贵君端坐在帝席右下,等着皇帝入席。
皇帝一入席,宴饮才算正是开始了。丝竹管弦都换了曲调,唱起‘圣祚千春万叶长,金枝玉叶庆无疆’。
各国使臣依着次序一一献上寿礼,皇帝兴致缺缺。让她们来朝贺只是为了彰显大国威名,显然并不期待她们的贺礼。
直到西域使臣推着一座人高的笼子进来,当众掀开笼罩,是一对衣衫轻薄的双胞兄弟。
皇帝的眼睛才亮起来,饶有趣味地盯着这对嫩生生的、除了肤色迥异以外一模一样的兄弟。
使臣见她的目的已经达成一半,便开了笼门。两兄弟如异色双花一般同手同脚走出来给皇帝见礼。
跪下来的时候似乎每一个角度都衡量过一般别无二致,凹凸有致,线条饱满,白如珠玉,蜜似流缎。
“啊什迦代表哈烈国陛下恭贺大宣圣皇帝陛下寿喜,祝圣寿如天山雪冰万年长,谨奉呈哈烈国异色珍珠一对。请圣皇帝陛下笑纳。”
异色珍珠也用汉语磕磕绊绊给皇帝送了祝语。
陈岚自从这个使臣自报姓名起就一直盯着,没有察觉出异样,或许她这次只是来送贺礼。
陈岚擡起酒杯抿了一口,掩饰自己刚刚的失态。
众人眼睛都在异色珍珠身上,并没有人注意到她。
皇帝大悦,挥手赏赐使臣绢绸八千匹,笑纳了异色珍珠。
异色珍珠和笼子都被带下去了,剩下的使臣还要接着献礼。也还有送绝色佳人的,可惜再绝色也没有成双成对的惊艳了。
贵君三两酒杯下肚,似乎不胜酒力,没多久就离席了。
陈岚以为哥哥只是累了,没多想。直到一刻钟之后太女也不胜酒力被扶下去休息,她才觉得不妙。
寻了个借口就从推杯换盏,酒气熏天的人堆里退出来,她对宫里不熟,就沿着上次的路往内宫去。
贞静大公主一直使人瞧着陈岚的动静,此时见她尿遁,也跟了出来。
半道儿上被一面如冠玉的年轻女子截住了,两人在路边没攀扯几句,女子就将大公主拉到了竹林里。
陈岚回忆着皇宫地图,推测哪里才是最佳茍合场所,走路不看路,撞到了一团东西。
正低头要道歉,这团东西突然扑上来:“陈大人!贵君有危险!”
这陈岚当然知道,仔细端详了这团东西,发现是上次是哑巴:“贵君凤体怎容你信口胡诌?!”
哑巴团很急:“陈大人!是真的!贵君身边的侍从都走了,贵君独自在明月轩!”
陈岚还在她脑子里的地图搜索明月轩在哪儿,哑巴团就拉着她走,陈岚就顺着她了。
越走陈岚越信,要是让她找一个地方让雍王和宫人茍合,她大概也会选这儿,不论是不是当场捉奸,总会有天然的过路人证。
到了地方,门窗不出意外锁死了。陈岚想走窗,但窗是向外开且反锁的;只好撬门了。
陈岚看着那把锁,估摸了一下脚力;又看了一眼自觉望风的哑巴团,掏出来弩,插上箭对准发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