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 更新(2/2)
乌锦同样也不想动弹,她觉得自己像是被耕坏的田地,没有力气再说话。
“我过几日便要去行宫避暑,到时候有三个月不在京城。”
乌锦擡头看着他,这才是他今日使劲折腾的原因,想着三个月不会召她,今日一次性折腾个够,如今依旧是六月底,酷暑快来了,京城的天气已经开始有些炎热。
皇室中人去行宫避暑好像不是一件稀奇事,听说行宫清凉得多。
“想笑就笑出来,我知道你不想见我。”
乌锦赶忙否认,身子贴着他:“世子爷,我没有不想见你,我一直都很想见世子爷,巴不得世子爷天天找我,见不到世子爷,我可难过了。”
胤禛轻哼一声,嘴角划过一抹讽刺,他还不知道她,她心里估计还在恨着他,怨他逼迫她成为外室,他对她再好,她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那好,我想我还是留在京城吧,我一个人留在京城,福晋她们过去避暑,我就可以天天过来找你。”
乌锦知道去行宫避暑的事肯定是提前一两个月就定好了,怎么可能说不去就不去,她故意顺着他说:“那真是太好了,能天天见到世子爷,我是上辈子积福了,世子爷留在京城陪我吧,不然我一个人太孤单寂寞了。”
胤禛捏着她的下巴:“伶牙俐齿,信不信我把你舌头拔了。”
乌锦搂着他的脖子,凑上去亲他,舌头直接伸进去,亲完后才说:“你才舍不得拔呢。”
胤禛觉得自己有病,别人恭维他,对他很恭敬,他有时候觉得烦,有时候反而喜欢乌锦这样的,她敢瞪他,敢对着他生气,敢骂他,不会毕恭毕敬地对他,如此鲜活,他反而觉得自在有趣,暂时还没对乌锦产生厌倦。
他知道自己要去三个月,便在离京前几天过来找她,她招他,只是刚才折腾太过,他无力再来第四次,只是警告性地拍了拍她屁股。
乌锦是知道他心情好,说话还没那么顾忌,他要是心情不好,她肯定会小心说话,她也知道像他这样的人,别人在他面前可能都小心翼翼,他见得太多了,相反在他面前自在随意一些,反而能得他喜欢。
不管怎么样,在他还没厌倦她之前,她都不能让他真的厌恶她,还是得花心思讨他的喜欢,这样她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想到三个月他不会来找她,她不用喝那么多苦兮兮的避子汤,乌锦心里就止不住高兴,面上不大敢表现出来。
因为折腾久,乌锦天黑前才回到铺子,再跟彩玉一起归家,到家时,小娘朝她递过来一个眼神,她只是点点头,额娘问她为何这么晚才回来,她说她看账本看得太入神了,一时忘了时辰。
她额娘没有怀疑,只让她洗洗手准备吃饭。
……
七月初,京城从六月开始就没有下过雨,天气燥热得很,他们家领了一回冰,只是那些冰不到一日就用完了,解暑作用微乎其微。
好在这么多年,他们也习惯七八月的炎热。
乌锦去采买纱线时,在路上碰到多兰格格,她听说多兰格格也参加今年的选秀,只是落选了,但被封为郡君,她本就是宗女,宗女被册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因为雅尔江阿要纳她为妾这事,乌锦已经有很少一段时间没去找过李夫人,没去过王府,只是偶尔过节,她托人送礼给李夫人,她自己没有亲自去送。
多兰格格身边不止有两个丫鬟,还有一个陌生男子,两人正在说话,那男子往多兰格格手里塞了什么东西。
乌锦没看清,只是觉得两人站得有点近,那男子还简单抚一下多兰的脸颊,她觉得男子的举止有些越矩,这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男未婚女未嫁,男子的举止轻浮了一些。
很快两人就分开走了,乌锦也收回视线,往铺子的方向走。
那人出城避暑了,不在京城,乌锦的日子更加平静了,每天就是守着她的铺子,白天刺绣,偶尔作画。
因上次姑母给她说亲跟她们家闹得不愉快,姑母那边也再也没有过来给她说亲,倒是街坊邻居或是媒婆还是会过来给她说亲,她额娘也心急,怕再耽搁下去,她年纪大了更嫁不出去,一直想说服她去见见那些男子,只是被小娘制止,说那些人配不上她,加上阿玛也不着急,她自己也反对,说不想嫁人,她额娘一张嘴敌不过家里三个人,她的亲事暂时不了而了。
“桃子,三婶亲自做的豆腐,送几块给你们吃。”
乌锦在家时,隔壁三婶乌佳氏过来,拿盘子盛三块刚做好的豆腐给她,郑佳仪进宫当了小主,郑家属于水涨船高,郑大伯原先是一普通的佐领,没有品级,这会升为从八品镶蓝旗委署骁骑校,连三婶的丈夫三伯也从普通佐领升为蓝翎侍卫。
上个月,郑家的访客跟亲戚更是源源不断。
“谢谢三婶,这豆腐看起来就很嫩。”
“可不是嘛,用新鲜黄豆磨的,我看你额娘挺喜欢吃豆腐的,怎么今天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额娘她们呢?”
“我额娘跟小娘都过去我小舅家了。”
乌佳氏拍拍脑袋:“我忘了,你小舅家听说添了一个儿子,你额娘跟我说过,我都忙忘了,你今日怎么不去铺子那边了?”
“有彩玉呢,天热,大家都不爱出门,铺子生意一般,不用两个人守着。”
乌佳氏点点头:“没事,生意不好,你也不用一直刺绣,歇歇也挺好的,不然这手上都是针眼,天热,这豆腐不宜放久,你们今天就得吃了。”
“好,我让我额娘跟猪骨一起炖着吃,三婶,你忙去吧。”
乌佳氏拿着空盘子离开。
乌锦送走三婶后关上门,一个人在家刺绣,直到额娘跟小娘她们回来,她们一回来说小表弟这会生病,看上去不大好,请了大夫也不管用,小舅妈他们急得不行了。
小孩子刚出生两个月,正是最脆弱的时候,哪怕是满月出生,一生病也容易夭折,尤其是古代的医疗条件,先前的小表弟就是生下来半年后夭折,这古代孩子的存活率真的不高,夭折的不少。
小娘叹气道:“你小舅妈这几天眼睛都哭肿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就怕……”
乌锦也开始担心起来:“真的那么严重?大夫呢,大夫也没有办法吗?”
小娘说两个月大的孩子太孱弱,开的药方药性都不能太烈,喝下去的药不能退烧,只是再烧下去就容易出事。
“这个大夫不行就请别的大夫,要是缺银子的话,我这里还有。”
小娘握了握她的手:“不是银子的事,也不是大夫的事,刚出生的孩子就是这样,大人生病发烧能熬过去,小孩子不行,我们明日再过去看看。”
乌锦跟着忧心起来,心想这小孩子真是不易养活。
翌日,她跟她额娘一起去小舅家看小表弟,生病的小表弟脸上烧得通红,不哭不闹,看上去蔫蔫的,小舅妈本来就刚坐完月子,见到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这样子,哭得眼睛肿成一条线,快看不见眼珠子。
乌锦觉得再去请好的大夫过来看看,这药方不管用就换别的,她听说附近的药馆回春堂有一个从太医院退下来的老太医坐镇,专治小儿科的,只是老太医出诊先要五两银子,她想着去请老太医过来看看。
小舅妈有些犹豫:“五两银子太多了,哪来那么多银子。”
“没事,我来出。”
乌锦还是过去回春馆请老太医,先付了五两银子,好在她今日带了十两银子出门,本来就是给小舅妈他们的,就是怕他们没钱,她跟着老太医一起回来。
老太医看诊完后先给小表弟针灸,后又写了一张药方让她们去抓药,后面又收了二两银子,而抓药又花了三两,一来一回十两银子就没了。
普通人家的确生不起大病,没钱的人家可能看不起病直接病死。
也好在老太医开的药方有用,过了两日,小表弟发烧的症状减轻了,哭闹厉害多了,不像之前那样连哭都不哭。
再过十几日,小表弟病愈,他们一家人才真正松一口气,小舅妈养小表弟就更加精细了,乌锦见小舅妈忙着照顾小表弟,干脆提议让小表妹先在他们家住一段时间,免得小表妹没人照顾,他们也不用频频两边跑。
小舅妈当然同意,小表妹云珠就住进乌家两个月,直到九月初才被送回家,回家时她还不想回去,哭着抱住乌锦的腿不肯松开。
乌锦明白小舅妈此时一门心思都在小表弟身上,对云珠的关注少了一些,在他们家,乌安跟乌明白天去上学,云珠在他们家更受宠更受关注一些,小孩子的心思很敏感,但没办法,总不能将一家人拆开,小表妹还是小舅妈的女儿。
眨眼间三个月过去了,九月二十日,乌锦在街上走时刚好碰到圣驾回京,他们一群人双膝跪地低头,等着圣驾过去。
她还是忍不住偷偷擡头看到浩浩汤汤的一群人,护驾的护军侍卫气势十足,盔甲佩剑齐全,她在里面没见到保泰,应该是跟圣驾分开走的,也有可能是人太多,她没看见。
过了好一会儿,圣驾的影子都见不到后,他们才可以起身。
“小姐,在马车里的是圣上吗?”彩玉问了一句。
马车遮得严严实实,而且每一辆过去的马车都奢华无比,她也不知道康熙在哪一辆马车上。
“应该是吧,没人敢冒充圣驾。”
“不知道我这辈子有没有机会见到圣上。”
乌锦看了看对圣上满眼好奇的彩玉,轻轻捏了捏她的脸,笑道:“好啦,看到又不能怎么样,圣上也是人,又没有三头六臂,说不定你看到都不知道那是圣上。”
“也是,小姐,我们快点走,万一五芳斋的点心买完了怎么办?”
彩玉拉着她快步走,乌锦也很快把保泰跟圣上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