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五零街溜子(04) 求订阅(2/2)
那两人回国建厂,根本就不是为赚钱,只是为了帮衬自己的祖国。
还帮衬红星厂出口那些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第一个吃螃蟹的看着赚钱,但第一波打开销路,可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国外的销路,那更是不容易。
人家愿意无偿的帮衬,付出了多少财力,心力,是个正常的人都能想到。
特别是人家有十几艘货轮,几艘是常年跑滨江这条线的,其余的跑国外挣钱。
在林家,文四姐并没有被瞧不起。
与林家人都相处的不错。
两个月后,两人领证结婚。
虽然结婚后因为上班离厂子近的原因,林诚会住进文四姐的楼房中,但婚房暂时几天还是安置在林家的。
婚礼
文家热热闹闹,婚礼办的隆重。
街坊四邻都过来了,“江大姐,你家这嫁女,可真是办的热闹,以后你家四闺女是住家里还是住婆家?”
“开始几天住婆家,我那四女婿家住在军.区.大院,离红星厂有些远,等新婚过后就住过来,上班也方便。”
“军.区.大院?那你家四女婿家里可不简单啊?”
“还成,就是他家里除了他和他还小的弟弟,其余的全是军人。”
别看文母现在淡定,可之前知道林家的爷爷奶奶与林父林母的职位时,那嘴巴张的老大了。
内心可是汹涌澎湃的很,过了好些天才镇定下来。
到了来接亲的时候,是两辆厂里生产的电动越野车。
是文川借来的。
气派着。
军.区.大院那边
大院的食堂内,文川请来的几位大厨,正在努力卖力的炒菜。
席开十三桌,每桌是十二个菜,全是很大份的那种
有一桌是食堂的包厢内。
“老林,可以啊,你家这娶孙媳妇的宴席够好的呀,比不上国宴,但也足够豪华的。”
林爷爷苦笑着炫耀,“你觉得我们家能弄来这么硬菜?”
桌上的一群人,都定定的看着林爷爷,“怎么说?”
林爷爷伸手指着海鲜说,“不说别的,就说这海鲜,也不是我家能弄来的。这些全是我孙媳妇的弟弟弄来的,那小子鬼精鬼精的,有些运道在身上。
这海鲜还有桌上的硬菜,以及厨房里的那个手艺高超的厨师,全是我那孙媳妇的弟弟弄来的。
人家提前一个半月就开始为今天的婚礼做准备,那些海鲜还是他自己托人去海边城市弄来的。
肉全是他自己上山弄的,野猪肉,野鸡,野羊,傻狍子,连野牛都弄了一头,我家的婚宴上有什么,他家的就有什么。
除了花钱弄了一些海鲜,其余的肉类,他可一分钱都没有花。”
一群老将听完,都恭维着林爷爷,“老林你家这孙媳妇的小弟不错啊,以后你们家可不缺肉吃了。”
林爷爷想起昨天文小五来送肉的豪气,也乐的哈哈大笑了起来,“那可说不好,我家离红星厂远,虽然我家那孙媳妇有一辆电动摩托车,但上下班也远。
孙媳妇结婚前就盖了一栋楼房,离红星厂近,就三里路,等过几天,两口子搬到孙媳妇家里去住,想吃肉也不容易。”
这是个客观事实,大院确实离红星厂老远的。
在座的人,都点头,“那也不缺肉吃,你家林诚放假肯定是要常回来的。”
两边的婚宴都办的热热闹闹,也是未来好些年,都让人记忆犹新的一场豪宴婚礼。
新房内,林大嫂羡慕的与新娘子的文四姐说起婚床,以及婚床上的大红色四件套,“弟妹,你家这四件套真不错,你们厂的百货大楼还有买的没有?”
虽然如今有很多东西都需要票,可红星的员工,却有外面的人没有的福利。
厂里有自己厂办的红星百货商场,商品大部分都来自港城与隔壁的老毛国,以及别的国家。
每个员工每个月都有商场发的一些特殊的货券,可以买指定的一些商品:布,床上四件套,油盐酱醋茶等等。
涵盖了方方面面,加上正常的那些票券,足够用,还有多余的。
“有啊,大红色的四件套,一般也就是结婚的人才买一套,有不少呢。”
文四姐一点也不觉得这套四件套稀罕,主要是文家用的床上用品,全是四件套。
......
夜晚,东城黑市
文川已经接连蹲守了半个月,都快没有耐心的时候,忽然不远处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虽然做了伪装,可文川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杨云霄。
他等着就是杨云霄。
杨云霄与女主:贺媛,认识后,一次进黑市买粮食,顺手买了一个玉佩,买的是杨云霄只是很喜欢,没来由的喜欢那块玉佩,但也不知道玉佩便是他未来的挂。
买下玉佩后没有几天,便因为不小心划伤的伤口滴落的献血滴落在玉佩上,开启了外挂。
那外挂是不如文川的挂厉害,可到底是个挂:万能学院:学习所有的文化知识:古代的科举,琴棋书画,现代的各种学科的知识。
星际的知识也有,只是需要解锁,要求高,杨云霄一辈子都没有解锁星际知识。
但现代的各种学科知识中,他把他要专攻的技术,学到了大圆满巅峰,可谓是世界第一人,是个特别务实的人。
文川神识盯杨云霄。
杨云霄在黑市中转悠了会儿,蹲下来盯着一块玉佩问,那在手中反复的摩挲了会儿。
才开始问价格,在两人议定价格后,文川用神识来了个偷龙转凤,调换了玉佩。
得手后,他没有走,反而在黑市中游走起来。
游走了会儿,干脆也摆起地摊来,他卖的全是平价的粮食。如今已经是一九五九年的九月。
灾情已经显现出来了,粮食开始紧张了许多。
个人定量下调。
文川卖粮食也希望多救一些人。
这一开始卖便一发不可收拾,文川弄出来两个傀儡,让他们在黑市摆摊卖粮食,能救几个算几个。
因为黑市有傀儡们卖粮食,也因为红星厂有农场+港城运来的粮食,滨江人以及周边的农村也不是那么缺粮食。
只是那些买粮食的不少的钱流进了文川的荷包。
红星百货的一楼
“别挤,别挤,拿好户口本,按照户口本买粮食。”
红星百货大楼如今开辟了一个专柜,专门卖粮食与食用油,平价不溢价,不需要粮票与油票,但每家每户按照户口本买。
每个人头一个月只能买五斤大米与半斤油,包括附近的农村,也都能来买粮食。
“不挤,不挤,我们排队。”一群挤挤攘攘的人群,被前面柜台里的人一嚷,赶紧个个自觉的开始排队。
一会儿功夫,队伍排的直又长。
文母带着文青山与几个女婿排队买粮食,家里都分家了,虽然文川没有结婚,但也分家了,户口本也分开了。
这几个姐夫自然不会因为排队买粮食的事让小舅子操心。
原则是不能代买另外一个户口本的粮食,可文川是谁啊?红星厂的食堂主任,还是个年轻的帅哥,有钱有职务有本事,与厂里的领导,以及港城的那两位,都关系t了得。
整个属于红星厂产业的,就没有不认识文川的,包括红星百货商场的职工,自然也就认识时常与文川一起逛商场的文家人,包括孩子都认识。
何况文川亲自来柜台交代过,他户口本上的五斤粮食半斤油,他家里的哥嫂姐姐姐夫亲娘都能来代买。
让他们别卡着。
见到文家一群人,柜台上卖粮食与油的职工,笑眯眯的,那态度好的让不是红星厂的人,都有些羡慕嫉妒。
恨还不至于,但羡慕嫉妒是妥妥的。
有人还直接嘀咕出来了,“这售货员的态度,可真是看人下菜碟。”
有红星厂员工的家属,哼唧一声,“那是自然,你知道那家人是谁吗?”
有人大嘴一撇,不爽的道,“谁啊,天王老子啊?”
“那倒不是,但打头的老太太的小儿子,是红星厂的功臣,没有他就没有这红星厂,没有他红星厂就没有这百货商场与后面的农场。
没有这百货大楼,就没有今天咱们每家每户不用粮票就能买的每个人头五斤大米半斤油的好处。
你说售货员见到他们家的人,谁不给个笑脸。”
“不会吧,那人还有这本事?”
“当然,当年我们厂的那两位要办厂就是在人家小儿子的快餐店,也就是现在的红星饭店里说的,在红星饭店决定的。
文主任还推了一把那两位下定决心,建厂时这百货商场也是文主任提议的,还有那农庄也是,咱们新建的家属楼也是....”
这红星厂家属可是听家里的孩子说了很多红星厂的故事,又是附近的住户,自然知道文家,也知道文川的发家史,以及厂里的那些故事。
“哎哟,看不出来啊,这家的小子还真是个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