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二合一(询问、小别重逢……(1/2)
第66章第66章二合一(询问、小别重逢……
(一)询问//
无论什么时代,大娘似乎都是彪悍的存在。
相对年轻女孩,她们经历过更多艰辛,积累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并且到了她们这个年纪,往往都是家庭的中心人物,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因此,往往就表现得更直接彪悍一些。
此时,面对突如其来的一群陌生人,族里的大娘们下意识就挺身而出,把所有孩子护在身后。
而对面的十几个衙役,见她们一脸看贼的表情,不禁也是面色严肃。
好巧不巧,这群衙役日常都是负责治安这一块的,和之前大娘们接触过的管户政的衙役不是同一批,所以她们就没有认出来。
一时,两边竟然对峙了起来。
眼见气氛紧张了,汤小米赶紧扯了下孟大娘的衣袖,小声说道,“那位好像是县令大人,我上次跟着我爹去县衙的时候远远见过。”
她没有说这县令大人的身后,站的是今天城门处大家迎接的徐知诰,怕吓到她们。
而听了她的话,孟大娘表示已经吓到了。
县令大人在她的心中那可是青天大老爷啊,当即脑子里就出现了得罪不起的念头。
赶紧就要劝阻边上其余的大娘们,收起气势来。
哪里知道对面的衙役竟然作要抽刀,其实就是想做个样子吓唬她们一下。
搞得她话都还没说出口,又警惕起来。怎么地?!县令大人还想动刀吗?我们可没做什么违法犯罪的事儿,哪里有这样办事的!她不禁气鼓鼓看着对面人。
好在衙役们的行为,立马被边上的小徐县令厉声制止了。
来之前县丞才被骂,如今这群衙役竟然还想吓唬人,有没有一点眼力见啊,连他都不由得为
“干什么!你们还想抽家伙啊!赶紧放下。”他低声呵斥道。
然后转头就看向对面孟大娘等人,笑着说道,“各位大娘,不好意思啊,是我们不请自入了,我们是县衙的,想过来找你们问点事情。”
“我是县令徐知填,这些都是我们县衙的人,各位大娘们别误会。”他态度颇好地说道。
本就有些心惊的孟大娘,赶紧顺势堆起笑来,脸上皱纹都挤到了一起,热情地说道,“啊哈哈,竟原来是县令大人啊!实在是我们眼拙了,没有认出您!”
变脸速度之快,让汤小米都忍不住在心里啧啧称奇,不由感叹这孟大娘有点东西啊!
仿佛刚才警惕地对峙一幕不存在似的,气氛瞬间和缓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孟大娘脑子转得挺快的,瞬间就想到,人都来了,还是她们惹不起的,那还能怎么办,招待呗!
因此背上的背篓都没功夫放下来,就热情地招呼人往里面走去。
其余大娘也是纷纷扬起笑脸来,赶紧招手把人往里面请,一幅迎接贵客的姿态,很是热情好客的样子。
对面的衙役们,都只得暗暗吐槽她们变脸太快。
汤小米赶紧悄悄指一指县令大人身后气质不俗的徐知诰,暗示孟大娘接待一下那位,那位应该才是正主。
可是孟大娘没有接收到她的意思,只对着小徐县令一个劲儿客气。
而徐知诰也不介意,他对着自己四个贴身护卫轻轻压了压手,让他们放轻松。
然后便拨开人群,走了出来。
“你们赶紧把身上的背篓放下吧,看着怪沉的!”他朗声说道,语气里都是关切。
大娘们心说可算是有人注意到了,她们一个个还背着背篓呢,里面都是她们这次买来的粮食,沉得很呀,一时就不禁向人投去感激的目光。
虽然不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但看一边的县令大人没有反驳,纷纷就地把背篓放下,嘴里全是感谢话。
小徐县令悄悄打量了下徐知诰的神色,到底没有出面介绍他的具体身份,估摸着人家不想暴露,因此只是默默落后了徐知诰半步,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而打头的徐知诰见大家伙儿把背篓放好,温声说道,“我们就是过来看看,看看你们安家落户进展得如何了,以及问问有没有什么困难,是县衙能帮的。”
此话一出,再次赢得一众大娘们的好感,只觉得他这个人亲切得很,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官职,难道是县丞或者师爷之类的,可真的是个好人哩!
汤小米见她们都是一脸感动的样子,不由得心里默默吐槽“这可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这种场合,她没有再多做提醒,免得扰乱了她们心神,反而六神无主慌乱了就不好,还不如就这样,双方自然地接洽。
而听着徐知诰说这话,她只觉得口气太熟悉,和现代时候新闻里下乡视察的领导口气一模一样,一副倾听慰问的口气,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难道从古至今,领导们要表达亲民都是这样子的嘛。
再又暗叹,历史上都说徐温、徐知诰一家子的戏精,原来真的不假。
她才两次接触,一次城门那里,再一次在t这里,都是温和无害的样子,实在是见识到了。
果然做政治家,都要是会演戏的,通过各种表演,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尊敬。
而徐知诰,正是这表演方面的佼佼者。
她还记得当初看过的小故事,说徐温生病的时候,徐知诰和他媳妇王氏忙里忙外,家里奴仆成群,但他们夫妻二人不避脏、不避臭,非要亲手伺候老头上厕所。
这故事可是历史有名的,只是其中几分真孝心,几分表演不好说。
只是没想到竟然有机会两次见识到他的现场表演,虽然可能对他而言只是小儿科的初级级别,这种做惯了的亲和形象,那可是顺手拈来。
不过她倒是不反感这样的人,只要他能一直表现如此,那就已经算是好官了,更别说他今后做了皇帝,虽说对不服从的人比较狠,但对
只是此时看着他的样子,总是想起披着羊皮的狼,不由得暗暗警惕,不知道这人来这里是所为何事。
而另外一边的孟大娘等人,自然不知道汤小米心里的胡思乱想,而是齐齐都被徐知诰的温和感动到了。
尤其是见县令大人都隐隐以他为首的样子,她们也意识到这人官位应该不低,一时更加心潮澎湃起来,只觉得真见到好官了。
要知道古代普通老百姓对官员的态度,可都是敬仰为主的,能有个好脸色就觉得感动不已,更别说这样温和的关心姿态了,可不就是恨不得把所有的赤城都掏出来。
只见孟大娘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这里实在是简陋,没有个能让你们坐的地方。要是不嫌弃,就去中间的石凳子上坐一下吧,那里是族长们日常议事待的地方,石头勉强大一点,坐起来勉强舒服一些。”
徐知诰点点头,众人便跟着往帐篷中间走过去。
走到了地方,他倒是不嫌弃,一屁股就坐下,并示意孟大娘等人就在对面坐下。
“你们快坐下吧,我们随便聊一聊。”徐知诰语气温和地说道。
他觉得现在时机挺好的,就一群妇女孩子在这里,反而更能问出来一些真话。
孟大娘几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大娘们,见他坚持,便不再客气,小心翼翼地在对面坐下,屁股只敢挨着一半的石头凳子。
其余孩子都害怕得躲得远远的了,只汤小米无声无息地跟了过去,悄悄蹲在孟大娘边上,做出一脸好奇状。
对面徐知诰等人见了,倒是没有在意,只以为是个胆子大的小女孩罢了。
而汤小米是想着,实在是现在这情况突发,她不得不在边上看着点。
不知道这人哪根筋搭错了,竟然来她们这里慰问。
难道她们这里,是全金陵城里最穷最落后的地方了吗?
转念一想,还真有可能。
好吧,领导来最落后的地方慰问下,还说得过去。
只是,怎么问着问着全是在问徐州那边的情况呢。
“哎哟!那边可惨了,聚了一伙土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府衙也不管管,百姓们难咯!”孟大娘拍着大腿感叹道,语气悲怆,说得激昂。
徐知诰听了她的话,没有打断,只示意她继续说。
“我们是走得早,不然估计不能这么全须全尾出来,他们可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我们来之前,就好几个镇子遭殃,全家灭口的都有,后面更是听说他们直接攻破了沛县县城,杀了更多人!”孟大娘继续说道,脸上全是后怕。
徐知诰听了这话,他刚来不久,还没听说沛县被土匪攻城的事情,不由得转头看向边上的小徐县令。
小徐县令点点头,这个消息他倒是听说了,顺着北下的商船传过来的,当时还同情了下沛县那边,所以记得这个事情。
徐知诰不禁问道,“可知道这伙匪徒是从哪里来的?竟如此凶恶。”
“听我男人说,好像是从北边逃过来的逃兵。”孟大娘不由得压低声音说道。
“哦?竟是北方的溃兵,逃到了徐州沛县。”徐知诰道。
“可不是嘛!我们族里青壮还和他们遭遇过一次,受伤了不少,一个个据说可狠毒了,还颇有章法,不是乱兵是什么!”边上另一个大娘补充道,当时她儿子就受了点伤,所以问得就颇细致一些。
听了这话,徐知诰不由得沉思起来,他觉得自己要回去给父亲大人说一下,要调整下对北方局势的态度,同时想着是不是要派更多探子过去看看情况。
气氛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大家都沉默地看着他。
他一会儿才回过神,示意孟大娘等人继续说。
“还说什么?”孟大娘不由得疑惑。
“就随便说说,我们官衙也要多了解一些北方的情况,免得那边形势恶化,影响到我们这边,提前做准备。”徐知诰说道。
有了他这话,对面几位大娘完全没注意到汤小米的颜色,全部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起来。
连他们一族为了钱,护镖朱大户一家,然后得罪了土匪,这才不得不连夜赶路的经历都全部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