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93章 第 93 章 二合一(铺子、开店)……

第93章 第 93 章 二合一(铺子、开店)……(2/2)

目录

这些小鱼干,全是她们在清凉河里放网捉来的。

暴雨之后从上游冲来不少鱼虾,足足抓了好几筐,全部挤了炸干,自己舍不得吃,就都拿来卖了,用来作为开业吸引客人的。

“这小鱼干闻着可真香啊!”边上人不禁吸着鼻子赞叹道。

现在最是缺油水,尤其金陵这边更能买到肉,少见荤腥,这一道小鱼干可谓是香味扑鼻了。

“开业大酬宾,每一份可以有三条小鱼干,另外我们还准备了超级下饭的酸菜给大家做配菜!”陈氏继续大声说道。

“老板娘,你还没说多少钱一碗呢!”当即有后来没听到前面介绍价格的人,人急切地问道。

“大碗饭不贵,承惠八文一碗!”陈氏说道。

这个价一报出,当即心动的那一波人,拔腿就往店内走去。

实在是不算贵,吃碗崧菜馄饨都要六文,这里可是饭菜都有,还有豆腐和小鱼干。那还想啥,吃啊!

走进了店里去,只见把两个铺子打通了,里面还挺宽敞的,足足放了二十张方桌,全部坐满的话能够坐一百多人,实在是个大店。

开始张小花等几个还担心阵仗太大了,到时候没那么多人来吃,可不就亏大发了。

还是素来激进的陈氏拍板,把店内摆满,这第一天就按照一百人的量来准备。

现在正式开业起来,众人都还是有些忐忑,不知道生意如何。

可是随着路人鱼涌而入,戴着统一头巾的大婶子们齐齐松了一口气,当即盛饭、打菜、送上桌忙了起来。

刚好这时是一波下工潮,城内各处工地都是傍晚时分统一下工,所以人从城内外蜂拥而至。

随着这边的热闹传出,不少听了吆喝声,听清楚八文钱报价,纷纷走进去店里。

不一会儿,整整二十张方桌,坐满了一半多,陆续还有人进来。

一边暂时负责收银的汤小米,每收到八文钱,就大声叫陶锅前面张小花等几个打饭的大婶儿,打满满一碗饭菜交到人手中。

一手交钱一手交大碗饭,倒是很快。

因为饭菜都是提前做好的,无需等待,交了钱马上就能拿到饭吃,比什么煎饼馄饨还要快,众人不禁更满意了几分。

再一吃进嘴里,不由得连连称赞出声,实在是好吃啊!

豆腐香嫩可口,青菜口感鲜嫩,萝卜香气满满,更绝的是那配的一小勺子酸菜,格外开胃和下饭。

而最后舍不得吃的小鱼干,直接是整个大碗饭升华了,一口下去只觉得全是油香,太香了!

“值,真值!”随着几口热饭热茶下肚,夸赞声接连响起。

这大碗饭生意一大好处,就是当即打饭当即吃,快捷得很,翻台率能很高。

果不其然,第一天开业准备的一百人的量,满满两大锅的杂粮饭,全部t都打完了。

不得不劝说了继续还在进来的众人,挂了歇业的牌子。

“今天试营业,准备得少了,各位请见谅,明天中午肯定备得足足的,大家明天中午再来!”陈氏等人大声道歉道。

“那明天还有小鱼干吧?别明天没有了啊,我可是闻到香味了,馋虫都被勾起来了!”一个穿着灰扑扑麻衣的妇人大声问道,一看就是刚从工地上下来的。

现在工地上不仅男工,还有很多女工。

按照陶秋菊的安排,无论男女,全部按照干活能力和技术划分等级。

有些女的力气大的,或者有手艺的,挣得不比男的少,自然就不会浪费人工在家洗手做饭,做完活直接就出来吃了。

她们能挣钱了,吃上面就舍得起来,实在是只有吃饱了有力气了才能挣到更多。

“有有有!前三天都有小鱼干,大家尽管来捧场!”陈氏大声回应道。

这小鱼干她们有很多,每一碗给得不多,所以足够用三天的,所以她这样承诺到。

至于三天之后,相信众人都已经养成了来吃大碗饭的习惯,那时候再用点别的什么下饭的代替多给点分量,相信就不会流失客人。

其余没吃到的听到她这话,这才不舍地离开。

而一众婶子们,等最后一波客人吃完,看看时间,才过去一个时辰,不禁纷纷感叹这也太快了吧,还以为要忙到天黑呢。

“今天是准备少了,好多想吃的人都没吃上,明天直接一餐准备三百人的量!”激进的陈氏大声说道。

其余婶子们,难得的没有反对,实在是今天的场面太火爆了。

没想到这大碗饭生意,这么好做。

“还是我们的豆腐好,做得又好吃,你没看,好多人都是吃得香得头都不擡的!”张小花总结道。

“酸菜也好,又下饭又好吃,光酸菜拌饭我都能吃一大碗饭,更不用说这些干活干累的了!”黄西儿则是觉得酸菜最大功劳。

“我倒是觉得多亏了那小鱼干,还是小米说出来的做法,这样炸的小鱼干虽然费油,可真的是好吃!”招娣则如此说道。

一时众人纷纷就生意火爆原因总结探讨了起来。

而汤小米刚数完小木桶里面的铜钱,赶紧说道,“大家不想知道今天挣了多少嘛!”

“多少多少?”婶子们全部转头激动地望向她。

大家都知道今天卖出去一百份,大致能算到收到多少钱,但都想听汤小米亲口说。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揭晓时刻,汤小米学着我是歌手导演的做派,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水,眼见婶子们的目光更加急切,这才说道,“收到八百文,除去成本三百文,我们一个时辰净挣五百文!”

“米钱杂粮钱一百文,豆腐消耗一板算一百文,菘菜萝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加上油盐酱生姜大蒜等一起算一百文,所以成本三百文。”她补充道。

婶子们纷纷高兴不已,连连点头,陈氏说道,“这花钱买的就只有杂粮米以及油盐,按说挣的应该更多!”

大家显然都这么想的,不禁更加高兴,实在是时薪太高了啊!

要知道她们就十个人忙活,一小时一个人就能挣五十文啊,外面做工的,一个二等工一整天才能挣五十文呢!

“大家别激动,赶紧收拾,明天做两餐,一餐三百人的量,一共就是六百人的量,如果都能卖完的话,就能挣三两银子!”汤小米赶紧说道。

众人一听她这话,不禁干劲满满,赶紧收拾了起来。

而陈氏则赶紧拉着几妯娌回去小清凉山,要再叫了十个人过来,不然明天肯定忙活不过来。

这有了自己的铺子后就是好,当天的东西都不用带回去,收拾好后锁了门直接就能离开。

甚至后面有一个杂间,好几个婶子直接夜宿在里面,省得明天来回。

而其余人则全部回去清凉山,继续准备起来。

这做大碗饭,就是提前准备费功夫,全部都摘好洗好切好做好,明天热着卖起来就能很快。

一时整个清凉山,都是众人忙碌喧嚣的身影。

而随着时间推移,金陵城的外来人口逐渐增多起来,其中不乏拖家带口来这边谋生落户的,搞钱氛围愈发浓厚。

和任何一个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一样,县衙需要不断加大对治安的管理。

在陶秋菊的建议下,小徐县令采取严刑厉法,对于闹事不服管教的人,直接抓起来送到后山去挖石头。

他们在后山找到了一个挺大的石矿,当年开采了一小部分,后面荒废了,上面长满了树木和杂草,就一时没有被人发现。

还是当初汤显通带着人去后山寻摸木材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个地方。

后面汤显通跟去了常州战场,这一处就被陶秋菊安排了另外的管事,直接开采了起来。

这石矿开采,可是个重体力活,稍不小心就会有受伤,用来整治那些不听话的人刚刚好。

很多流民在外面无法无天了一段时间,再变为良民有些不习惯,总是忍不住惹事,因此只有这样去再度教化他们。

然后大家就发现,在金陵城最好不要惹事,惹了事就倒霉要去挖石头。

不惹事的话,老老实实干活收入还不错,或者做个什么小生意,更是挣钱。

对于源源不断新来的人口,一部分吸收去做工。

另外一部分头脑灵活的,则是做起了小生意,发展了第三产业。

而第一产业,农业,则成为陶秋菊关注的重中之重。

现在金陵城的粮食,基本上靠进口。

多亏了徐家的关系,才能源源不断买到这么多粮食。

尤其据说两广地带今年丰收,所以才能一船一船的买来,且粮价一直还算稳定。

但是长期来看,肯定还是要把金陵自己的第一产业即农业发展起来的。

今年的春种算是错过了,但是秋收之后,还可以再种一茬粮食,需要安排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