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2)
“这样看来这小娘子运气还没坏到家,那些人的货物应该都没有被摔坏,要是真被摔坏了,人家可不管你可不可怜,给银子赔钱才是最重要的。”
“估计也是老天爷看她可怜吧,让她碰上了一个心善的商队主事。”
“可不是,只是这小娘子也确实可怜哦,才十多岁呢,爹娘就没了,要是一个人,找个人嫁了也行,可惜
双儿大哥听见这话默默无言,这世上的人,真是各有各的难处,和这小娘子比起来,至少自己一家人都还在,家里生意虽然大不如前,但也能勉强混个温饱,这样想来,自己也该满足了。
只是想到李车夫,他心里还是堵了一口气,哼,想到魏车夫未尽的话,他就等着,看这李车夫最后能有个什么好下场,到时他一定要去买两串鞭炮放放,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不过这小娘子还是有几分聪明,知道卖惨,这要傻的,说不定就只会等着对方狮子大开口了,而且还知道要和人去结伴去平安县,她一个小娘子,体力不够,去干其他活计也赚不到几个银钱,还不如去平安县,不论买些什么,拿回去转手一卖,再怎么也能养家糊口了。”
“嘿嘿,这要是不聪明,能想着要跑出来做生意,依我看啊,这小娘子脑子和胆子都不缺,早晚能带上她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
“是聪明,但还不是被逼出来的。哎,这次要是顺利,我打算下次让我家那两个混小子也跟着出来看看,不求他们像这个小娘子一样,小小年纪就顶门立户,至少涨涨见识。”
“两个贤侄不是还在读书吗?”
“那两个臭小子,读什么书,根本就读不进去,还是回来跟着老子做事算了。反正当初也只求他们能认几个字,至少能看得懂契约,出门在外不至于被人骗了。”
“这读书还是比做生意好啊,家里嫂子怕是不同意。”
“她不同意也没有用,我常年在外,要是哪一天有个什么意外,我只怕那两个小子没经过事,连那小娘子都不如,到时候只会带着他们娘和妹妹坐吃山空。”
“哈哈哈,老杜,你可别说这些丧气话。两个贤侄还是有本事的,只是现在年纪小,没定性而已。说起读书,我听说之前平安县也是准备建书院的,结果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没下文了。”
“平安县建书院?据我所知,平安县好像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书院,平安县的学子都是去成都府的书院求学,那里的夫子更有名望,教的也要更好些。”
“就是啊,这平安县的各种稀奇货物闻名天下,但是可从未听说过这平安县有什么出名的书院,难道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魏县令才要修建书院?”
“有可能,当时还有传言出来,说这平安县要修建一座与当今世上全然不同的书院,传授的学问也会震惊世人,不过这都好几年了,也没见有什么动静。”
“那可能就是谣传吧,你说书院建的不同我还能理解,这震惊世人的学问,怎么可能,这书院不都是教些四书五经吗,真要震惊世人,怕是根本就没有学子敢去进学吧。依我看来,说不定是有人看这平安县繁华堪比西京,结果却连一所有名的书院都没有,随便编的。”
“有可能。坊间不是还有传闻,说有人弹劾这魏县令,上任平安县以来,只知发展经济,忽略教化百姓,以致平安县文风不盛,读书人太少。没准就是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才猜测魏县令要修书院。”
“平安县发展成如今这样,魏县令功不可没,这些人真是一天天的,闲的放屁吃,读书人少了都能怪魏县令头上,这要不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富起来,哪里能有钱供家里的孩子去读书。”
“可不是,哎呀,我们这路上还要走多久啊,真是老了老了,我这胳膊腿,酸痛的哦,真想立马就到平安县。”
“快了,只剩一天的路程啦。”
听闻只有一天的路程,默默旁听的双儿大哥大松了口气。
他虽然年轻,但在路上走了十多天,此时也有些疲惫了,亏得路途平稳,一路走来又很是顺利,否则他真是要心力交瘁了。
==
“老张,快看,这不是晚上了吗,为什么这人家里漏出来的光这么亮?”
“真是,你们看看,这得点多少油灯才能这么亮,家里可真是富裕啊,不愧是平安县。”
“怎么我觉得这漏出来的光,不像是油灯发出来的啊?”
“噫,我看看,这光看着确实不像是油灯的,不过我也看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亮光,难道是平安县出现的什么新物事。”
“能照这么亮,那可是好东西,我们加紧赶路,争取早上就到平安县县城。”
“好,我看前面的车队估计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想法,都没有停下来留宿的打算。”
“留什么宿,只剩这一段路了,反正都是累,大家今晚就别睡了,连夜赶过去吧。”
“行,前面有家客栈,我之前回来的时候在那儿留宿过,咱们去那里休息半个时辰,喝个热水,再喂喂马儿,就继续赶路。”
老张他们这十几天在路上,干粮倒是带够了,只是水却是要靠着沿路补给才行。
一行人又往前走了百多里,果然看到了一家客栈,此时正是晚上,店里人声鼎沸,吃饭的,喝酒的,划拳的,住店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只是等真的站在灯火通明的客栈门前,老张和钱掌柜两人却开始心生犹豫,他们真的要进去吗,要不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