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信任(1/2)
第94章信任
大震之后,诸事纷杂,桩桩件件都等着康熙处置,一个不好,造成民众哗变,这等后果绝不是康熙能承受的。大清入关时日尚短,民间里反清复明的起义便没有断过,再加上三藩之乱尚未结束,哪个都是悬在康熙头上的刀,容不得他懈怠半分。
康熙在百忙之中挤出了时间前往慈宁宫问安,见到秩序井然的后宫,再确认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并未受到惊吓,便放下心来,将后宫诸事悉数交付给云珠,便匆匆回了乾清宫,召文武百官议事。
云珠目送着康熙离开,直至那明黄色的背影在视线里消失,她深吸口气,接管过来后宫权利。
佟佳贵妃脸色如何扭曲,荣惠二嫔神色又如何难看,云珠已经无暇关心,她走到太皇太后身前,用力抿着嘴唇,严肃地说道:“承蒙太皇太后厚爱,臣妾必不负您。”
太皇太后满意地点头,景仁宫中的事情她是尽知的,能在那等时候迅速反应过来,当机立断下了命令,迅速将后宫稳定下来的人,心性能力都可见一斑,见着乌雅氏庄重的模样,太皇太后意味深长的说道:“乌雅氏,既然万岁爷将后宫诸事都交付于你,你便放心大胆的施为,宫中谁有意见,都让她来找我。”
云珠福下身子,行了一礼:“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慈宁宫里到底是两宫太后休息的地方,宫中事杂,人来人往,多少会扰了清净。内务府里已经在院子里迅速的搭建好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帐篷,云珠仔细检查一遍,发现各色事物都准备齐全,并无疏漏后,便着宫人开了慈宁宫后的寿安宫,这宫殿离慈宁宫颇近,两宫太后有什么事情能迅速赶来处置,在寿安宫里升殿处置起来。
云珠这次是卯足了心思要做好,不仅为了宫人的安危,在云珠内心的隐秘角落,她希望着能借着此事,立下功劳,求着康熙同意将胤禛接回宫中。
谁能知道当大地震动之时,云珠想到宫外的胤禛时是如何的心急如焚,若不是乌雅家及时递了口信进来,说是胤禛无恙,她早便已经坐不住了。
寿安宫久未有人居住,即使宫人们迅速地打理了一番,依然有挥散不去的灰尘味道,这宫殿朝北,即使此时是正午时刻,一日里太阳最烈的时刻,但宫室之内依然很是阴湿,云珠刚走进去,便控制不住的打了个哆嗦,但事急从权,此时不是挑拣环境的时候。
宫女将冲泡好的茶端了上来,云珠呷了口茶,感觉一股热流顺着肺腑而下,定了定神,向小欢子使了个眼色,小欢子服侍云珠日久,深知她的心意,知她已经准备好,便走到宫道间,将听到消息后等着吩咐的太监宫女们叫了进来。
云珠有条不紊地处理起事来。
宫妃们已经被内务府在院子里安置下来,除了受到惊吓之外,没出什么事情。
事有轻重缓急,云珠得知宫妃安好后,派人向她们传话,若有事情可来寿安宫寻她。之后便将注意力放在宫人身上。
宫女太监们是这个宫中存在最多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人群,这时候才是最需要关注的。
云珠先是让各宫掌事宫女统计好宫内的伤亡情况,对于罹难的宫人们赐下抚恤,又吩咐小季子拿着她的腰牌去太医院请来太医,给受伤的宫人们治伤。然后又吩咐着御膳房的掌事太监们,务必保证宫中的供应,万不能让宫中出现口粮不足情况。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派人去各宫殿中三令五申,余震尚且未知,千万要在空旷之处待着,万不能进宫殿之中。
等这些最着急的事情处理完了,云珠这才看着等着回事的宫女太监们,将他们回禀的事情桩桩件件处理清楚。
宫权不是这么好掌的,云珠自从接过了这份担子,便日夜住在寿安宫中,除了让夏荷回永和宫收拾了些衣物,云珠和她的贴身宫人们都寸步未离寿安宫。
后宫人员事杂,大震之后本就人心不稳,再加上又不能在殿内待着,内务府的帐篷东西再怎么全,到底没有殿内舒适,一天两天的,纷争便多了起来,云珠不仅要忙着操心震后处置事情,还得抽出功夫处理起宫妃们的扯头花,这滋味,真是谁管谁知道。云珠对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真是敬佩不已。
除此之外,云珠操心着更多。
宫中伤亡情况已经统计上来,情况并不容乐观,毁了的宫殿尚且不提,宫女太监们死伤不少,许多人甚至是因为感受到地震心慌意乱,站在原地等着被砸,这让云珠决定一定要尽快进行逃生培训。
钦天监已经传来消息,此次地震发生地方,在京郊的平谷等地,此次大震堪称天地变色,地裂数丈,黑水并着泥沙从地底泛起,禾苗不存,平谷之人流离失所,堪称大灾。
云珠不知钦天监如何计算,但根据她模糊的印象,此等大震之后,余震必然不少,万不能掉以轻心。
防震培训,刻不容缓。
云珠先是向太皇太后请旨,让小欢子和小季子持太皇太后懿旨去太医院和钦天监等地方将震后如何逃生、如何处置等情况问了个清楚,然后才找来各宫的掌事宫女太监们,让小欢子和小季子将该如何行事说个明白。
带说完这些事后,再秉太皇太后之威,严令要求各宫必须进行疏散演练。
这般大的动静,甚至都引起了康熙的注意。
康熙这些日子也不好过。
所谓天子,便是受命于天,京中出如此大事,必然是上天对天子的不满,康熙在震后第一时间召见心腹官员,商议如何处置,第二日便毅然下了罪己诏。
随即又去天坛祭天。
这两个手段下来,原本对着大清朝廷隐隐不满的文人,也说不出什么。
康熙遂又吩咐取白银十万两,用于赈灾,凡旗人房子倒塌无力修葺者,每间赐银四两,民间房子倒塌无力修葺者,每间赐银二两,死亡人口家庭无力装殓者,每人赐银二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