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1/2)
月亮
“怎么没有见到阿旸?”
阿言道:“殿下今日有些忙碌呢。”
“还有急事么?”
“我们出来只是看一看汝歌街道,并没有什么急事。”
“既然无事,来我府里用饭吧。”
林山卿道:“好啊,叶初要去买些什么,我随你一同去,顺便给叶学士买些礼品。”
叶初摆手:“要什么礼品呢?我呀也不是去买东西,只是去旁边菜地摘些豌豆苗。”
他指着旁边道:“看,就是那,五娘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来。”
“好。”
叶初走了过去,阿言小声道:“太子妃,你手里的布包里还有五包猪头肉,拿出两包给叶学士罢。”
林山卿惊讶,她打开布包,当真有几个油纸包。
她问:“是阿言买的?”
“对,太子妃吃第一口说买少了,我又转身买了一些,太子妃看纸伞入了迷,大概没有发现。”
“多谢阿言了。”
叶初从菜地里出来,竹篮里除了豌豆苗,还有一些芜荽。他指着阿言怀里的纸伞道:“阿言怀里的纸伞可是隔云斋的?”
“正是。”
“那可离东巷有些远呢!五娘阿言走累了吧?”
“还好还好,下午还得去继续走走看看。”
“行,那中午多吃些。”
“哈哈哈……”
三人回到叶府,叶学士在树下晒太阳,他听到脚步声便站起,见到三人,微微一愣,见是五娘,笑着走过来。
“五娘今日出宫了?这位小公子是……”
“是露华殿的内侍阿言,今日殿下忙碌,我便随太子妃一同出宫。”
“那好那好,我赶紧去做饭。”
“辛苦叶学士了。”
“这是我的乐趣,不辛苦不辛苦。叶初带五娘与阿言四处转一转,我去厨房里。”
“有事叫我啊……”
“能有什么事儿,快去快去……”
“好。”
叶初刚转身,林山卿想起猪头肉,叫住他。
“叶初等等!”
叶初回头,见林山卿一手拿一个油纸包,有些疑问,接过一看才发现是熏肉铺子的招牌肉。
惊喜喊:“爹!五娘给我们带了秋生渭水街的猪头肉!”
叶圣因迅速走出来,袖子半挽,脸上挂着笑,一双眼睛亮晶晶。
“哎呀呀呀老夫真是垂涎已久,上次吃还是半个月以前。”
林山卿笑:“这可要多谢阿言。”
“那就多谢阿言了!”
阿言低头不好意思。
油纸伞布包都放在屋子里,叶初带二人在府内转悠。这个时节并不是最美的时候,光秃的树干新叶未出,唯一的亮色只有红梅。
他们坐在湖边的石桌旁,听见有鸟鸣叫。
叶初开口问:“太子妃是专程出宫游玩?”
“非也非也,是有公事。”
叶初好奇:“可以告诉我么?”
“要记录汝歌风俗,描摹汝歌图景。这是太子殿下给予我的任务”
“哈哈哈,果然是公事!”
他思忖一下,手无意识在桌面上滑动,他道:“我也时常在城内郊外搜集民歌,若是五娘愿意,我可与五娘同行。”
“当然!叶初搜集民歌以后是要谱曲编纂么?”
“一部分用于谱曲奏乐,是享乐之用,除此外也要透过这些歌谣观风俗之盛衰,此前在一处村庄流传《越女谣》,音调哀婉,我闻名前往,他们用的是地方方言,一般人不大懂,经由长者帮我转成官话,才知唱的是一出冤案,禀给了地方官,地方官不为所动,后来乐府之中将《越女谣》编成曲调演奏给圣上听,圣上果然询问是何来历,最终撤去地方官,重审这一冤案。”
“这样真好。”
叶初笑:“像是一场赌博,若是圣上听过就忘,估计不得平反。”
“圣上是明君么?”林山卿轻声问。
叶初沉默了片刻,回答她:“就叶初而论,他选贤举能,就大越子民而论,百姓多为兵役苦,于大越士兵而言,他是位英雄,于有些正义学士,他狡诈冷血。圣上究竟如何,现世人各有评价,叶初也不能妄下断言。”
林山卿点头,微微笑道:“不该这样问,这个问题需由后世解答。”
阿言放慢呼吸,担忧的看向林山卿。
她却仰起脸,神情轻松:“叶初听过最好听的民歌出自哪里?”
“越北民歌激昂,越南部民歌清碗,我偏爱南部民歌,轻快明丽。”
他问起离国:“离国歌谣呢?五娘了不了解?”
“北部歌谣壮阔,南部歌谣清新,我亦是偏爱南部歌谣。”
“若是有机会,我定要去离国看一看。”
“叶初的母亲有没有对叶初唱过歌谣?”
“有有有……我常听她哼唱。”
“叶初的母亲是怎样的人呢?”
“母亲嫁来大越,再没回过离国,当初她来时可能就已知故乡难回,故而不改乡音,说怕自己忘记。”
林山卿笑:“宫内有位女官亦是如此。”
“母亲与父亲更像是知己好友,他们从未争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