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夺宋:水浒也称王 > 第1160章 再战日本(一)

第1160章 再战日本(一)(1/2)

目录

就在虞允文带着约翰.蒙特翻越葱岭时,日本的战火再一次被点燃。

广岛之战结束后,日本军队便再难以组织起足够规模的战役,由于刘锜在备中国停了下来,东面的备前、美作、伯耆三个令制国被日本主动放弃,充当起了所谓的缓冲区。

朝廷认为要加快一下进度,王伦选派了四员大将,阮小二便在筑前国召集了分驻各地的将领们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除了在石见国的阮小五,其余众水师、陆军将领都齐聚一堂。

秦桧也已经返回朝鲜行省的松岳府,欧鹏便领着八千训练超过一年半的水师陆战营加入到了东征战场,这八千人以汉人为基层军官,挑选了两千余东北诸族青壮,其余都是朝鲜行省各地选拔出来的士兵。

如此一来,朝廷在日本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八万余,其中多半都是朝鲜兵,以朝鲜兵表现出的战斗力而言,倒是很合格的辅兵,另外还有六千投降的日本贵族组建的倭兵。

即便算上朝鲜兵和倭兵,阮小二敢放心使用的兵力也就在五六万之间,毕竟九州、四国两岛还分散着许多义勇水师和民兵,这些人维护治安还可以,打大战是没法当作主力的。

不过阮小二觉得够用了,东征日本有一个好处,这里离朝鲜行省近,朝鲜百姓也愿意来日本发点儿战争财,依靠本朝远超前宋的官府组织力度,汉军的辅兵、民夫是不缺的。

故而与众将商议讨论后,一份新的作战计划迅速出炉,并被送回东京,得到枢密院的许可后,众将立刻各回防区,开始忙碌地准备了起来。

这个作战计划用的是“声东击西”之策,即刘锜在备中国方向大张声势发起一次进攻,吸引日本在播磨国方向的军队,张顺与阮小七则领水师攻淡路国,将濑户内海这个日本最后的岛屿据点抢占了。

淡路国所在的淡路岛一旦被夺取,那么就可以当作汉军的前进基地,向北进攻播磨、摄津,便可以威逼平安京所在的丹波国。

为了不打乱日本战场已有的军队与将领配置,杨志与杨雄从备后国方向发起进攻,沿着伯耆、因幡、但马诸国向丹后国进攻,董平、雷横为其侧翼。

日本境内多山地丘陵,并没有太多适合汉军这样的马匹、驴骡较多的军队前进的地形,故而汉军的进攻方向,只能一南一北,各自沿着海岸边的平地推进。

具体该如何打,阮小二并没有嘱咐太多,都是一群老于战事的宿将,如今汉军的整体建设已经走向正规,他这个统帅,协调诸军的意义更大一些。

这也算是本朝从前宋吸取的经验教训了,前宋防武将过于病态,导致许多所谓的名将战术十分僵化,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制定作战计划的权力,这些权力都被文官统帅和监军们夺取了。

王伦对汉军的改造,是引入了参谋制度,即建立起了深入到“都”的参军体系,这些参军们熟悉本都军士的情况,通过帐前参谋会议,便可以让将领们掌握部下的战斗力情况,故而参谋会议就能够集众人之智。

汉军战斗力表现强悍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军中有军士联合会议,下放到“什”一级的军士代表,由普通士兵们选举,可以代表普通士兵们与上级展开定时与不定时的沟通会谈,上级军官们可以了解普通士兵们的心思,普通士兵们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军队的一些政策制度变化。

可以说王伦极其重视“沟通”,沟通代表了信息的交换,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上下级之间的不信任,通过沟通消除误解和曲解,对于军队这样的暴力机器而言是相当有作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