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折江人的高情商(1/2)
一个个车箱门拉开,露出里面一车皮一车皮的土特产。
丝绸、黄酒、火腿、安吉白茶通通都有,而且数量不少,显然折江方面的诚意很足,完全不像是一次上级命令,被迫交易。
林三七心里明白,折江人果然是天生的生意人,情商超高。
他们诚意这么足,给林三七足够的敬意和礼数,他林三七好意思让专列空手而回?
林三七心里高兴,对折江人的印象特别好,来往不往非礼也。
“彭厅长,这太不好意思了,现在国家如此困难,相信你们折江方面应该也不富裕。你们还给我送来这么多物资,太感动了。”
彭副厅长一听林三七的话,就知道对方已经知晓了自己这一方的诚意,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弄到这么多物资,折江方面也是咬了牙省出来的。
就比如绍兴黄酒是需要粮食才能酿出来,而金华火腿需要一种叫“两头乌”的肥猪做原材料,丝绸茶叶更是折江为数不多的出口创汇产品。
偏偏以上这些原材料都是折江目前最缺的,对于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农业省来说,饭都吃不饱。
六十年代的折江可不是几十年后,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折江老板”。
因为某些历史原因,折江在建国后一直都是被遗忘的角落,除了本地自己发展起来的工厂外,几乎没有一家央企来折江投资。
在这个时期,没有外资,也不允许民营企业的年代,没有国家投资办厂,那就代表着没有工业。
所以六十年代的折江省完全就是一个农业县,一穷二白,比云楠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算是几十年后吃不起的舟山的海鲜,都因为运输问题难以销到外地。
林三七就是因为知道以上折江的种种困难,所以对于他们表达的友善和诚意内心是非常感动的。
别的省都是运点东西来,然后再强调自己多困难,然后上升到国计民生的一套,道德绑架他林三七,想让他多给点东西。
林三七虽然也理解,但内心还是有点不爽的。
但折江省就妙了,不提要求,就给你库库库狂送东西,送的还远超你的想像。
虽然茶叶是发电机组交换的,但折江省未必能拿到几台发电机,以这个时期某些领导对折江的偏见,折江方面甚至有可能一台都捞到。
但人家就是兴高采烈把茶叶送来了,光是那一匹匹的丝绸,那样是价值不扉啊。
林三七背着手在站台上走了一圈,看着天色已经慢慢暗下来了,心中有了计较。
“彭厅长,你们今天晚上就返回,马上走。”
彭副厅长听到后心里一惊,脑子里闪现的是省领导的赌注输了?
这林三七不领这份情,还要马上赶人走?
连海鲜大餐都不给吃了?
那心情自然是哇凉哇凉的,其他工作人员听到后,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省里可是等着米下锅呢。
紧接着林三七的话,却让折江方面所有工作人员都狂喜不已。
“彭厅长,你们折江方面客气,我也不能小气。这样,回去的时候,我给你们提供200万瓶盘尼西林。另外我再送你们五台30万千瓦的全套发电机组。
剩下的车厢都给你们装粮食,你们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实在不行,我再借给你们几个车皮挂到后面,大米还是面粉都可以。
不过这样算来我就不能接待你们了,因为给你们这些物资需要你们保密,不能给其他人看到。否则人人都来跟我要药品要粮食,我也吃不消啊。”
彭副厅长懂了,为什么林三七要“赶人”,原来是想让他们保密。
这点折江人最内行了,闷声发大财本来就是他们折江人最喜欢做的事情。
万分激动的彭副厅长牢牢握住了林三七的手:
“林专员,啥也不说了,你今天对我们折江人的帮助,我们一定牢记在心。
回去我一定跟我们的领导汇报,将来但凡你林专员有什么要求,我们折江人一定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别人可能是客套,但林三七相信折江人是一定能说到做到的。
因为折江人懂得投资,只要他林三七还是“及时雨”,折江人就一定会将赌注押在他身上。
当天晚上,满载30多个车皮的专列缓缓从宝安站开出,冲进了黑夜中。
彭副厅长看着箱子里几只烤鸭、猪蹄、花生米,还有几个冒着热气的大肉棕,再看看几瓶茅台酒,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林三七同志,真及时雨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