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轨道运输的构想(1/2)
熊木拿过图纸仔细地观察了半晌,这才若有所思,“就跟当初铸造铜钟的导流槽一样,不过这个轨……轨道,看上去也有凹槽,可这是要引什么的?”
熊洪暗自称赞了一下熊木,这种轨道的确是用来引导东西的,不过不是金属溶液,而是车轮。
单条轨道的模型,从一端来看,就像是一个“L”形的结构,由两块木板垂直拼接而成,这样在轮子压在底部木板的同时,侧面的木板就能将轮子挡住,不至于从底部的木板上掉下来,从而造成脱轨的情况。
这个结构看起来就很简单,熊洪只是稍微跟熊木他们解释了一遍,他们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你们看,这是车辆,车子能载重多少,能够走多快,几乎都跟轮子有关,”熊洪拿出一个车辆的模型,指着上面的车轮说道,“你们在运东西的时候,应该也看到过,车轮有时候会陷到土地里,陷的深了,很容易就拉不出来,得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推出来。”
熊木点点头,他制作车辆的时候,经常听到有族人跟他抱怨,无论是丰乐大道还是丰庆大道,载重超过五百斤的车辆行走在上面,总会在一些地方陷下去,不管怎么修,该陷还是陷。
这倒不能说完全是道路质量的问题,为了修这种能够容纳五百斤以上车辆的道路,熊洪他们可是做了不少准备,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向下深挖个二三十厘米,夯实后,再填充碎石子、沙土、石灰,再次夯实,这种道路基本上是熊部落的标配,用起来也非常好。
不过熊木也观察到,尤其是从围墙往造船坊这条距离很短的道路,由于需要经常来回运送大量的物资,路面上已经被车轮压出了几道深深的车辙痕迹,这些车子行驶在车轮压出的凹槽里面,要比以往更省力一些。
“我们部落牛车、驴车等大型车辆的轮子间距都是一样的,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车辆行驶在这些车辙中间,由于这里已经被来往的车辆压的紧实,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也小了很多。”
看着熊木等人疑惑的目光,熊洪这才惊觉自己不经意间讲出了摩擦力这个很是陌生的词语,不过转念一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穿越了还管这么多干什么。
“你看,我们的手掌放在桌面上拂过,跟放在地面上拂过,是不是桌面更光滑一些,也更省力?”熊洪准备给熊木“普及”一下基本的物理知识,“同样的,手掌拂过冰块要比放在桌面更省力,这是因为摩擦力的不同。”
当然熊洪没有将后世那种关于摩擦力的拗口定理讲给熊木——因为不是短时间就能解释的清楚的,更何况要防止他钻牛角尖,所以在讲解的时候,就省去了这一环节,更舍去了摩擦系数、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方面的知识。
“这样一想,好像真是这样,”熊木的眼神发亮,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怪不得爬犁行走在冰面上要比在路上更快更省劲,原来是这样啊。”
熊巫没去关心什么摩擦力的东西,对他而言,弄清楚熊洪图纸上的东西更重要。
“那跟这些木头轨道有什么关系?”
熊洪一指熊木,立马说道,“这就要看熊木的了,我的想法是,在矿山和冶炼坊中间铺设木质轨道,或者可以说是木板,这样车轮就可以直接压在木板上行动,两侧再加上挡板,车轮就会固定在上面不会掉下来,这样就能提升载重的能力,速度也要比直接在荒野或者路上行驶要好,比修路划算的多。”
像铁矿山和冶炼坊,虽然有简易的运输道路,但道路的质量并不像丰乐大道这样紧实,而就算是最高质量的路面,被重达几百斤的车子经常碾压,也很容易就出现凹槽。
熊巫有点明白熊洪的意思了,按照他所说的,这两根木轨道,就相当于道路上的两个凹槽,让车轮从上面驶过,就不用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些专门运送重物、不怎么使用的道路上使劲,光靠这两根看起来很窄的木板,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当然这种轨道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图纸上,熊洪也知道需要时间来检验具体的可行性,但他对此有信心。
族人经常行走的丰乐大道或者丰庆大道,这些使用频率大的主干道路目前不考虑铺设轨道,因为当初铺设的时候,都是用夯土、石子填充的,质量还行,方便物资、行人的快速运送。
但在矿山这边,正常情况下只有采集矿石的族人和运输矿石的车辆需要道路,如果这种木轨道能够铺设起来,那就正如熊木说的那样,省时省力,还省部落的物资。
一棵树,至少能解出四块二十厘米宽、三到五米长的木板,而铺设这种木轨道,虽然前期投入大了一些,但至少要比修建一条同样长度的道路更节省,成效也会更明显。
“还有,这些木轨道是一节节相互连接的,这样就算有一段坏了,还能很快就拆下来换上新的,损坏后也就只要换块木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