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沦为黑衣组织的锦衣卫(1/2)
第231章沦为黑衣组织的锦衣卫
海玥已经在进行婚礼的最后准备了。
吉日定下,就在十天之后。
婚房是于皇城东侧的东江米巷,租借了一套不大的宅子。
此地莅临翰林院,本就是翰林士子租借屋舍的地方,包括赵时春与徐阶都在这里合租。
不少租家为了与这些国家储才,未来重臣结一份善缘,每月租钱相对京师其他地方还便宜些,久而久之倒有了“翰林第”的雅名。
海玥颇有家资,不必靠那点可怜兮兮的俸禄过活,完全可以住得更好,但他并未特立独行,依旧选择了东江米巷。
此时他走入家中,就见宅院虽小,布局却精。
前院为待客室,植青竹数竿,檐下悬匾,上书“乐道居”三字;
穿过月洞门,内院正房三间,东为婚房,西设书房,中间则是高堂所住,哪怕海浩夫妇不久后要离去,位置也得安排好。
走进婚房,里面的陈设也已布置,拔步床悬大红锦帐,帐钩缀双喜纹,床围雕榴开百子图,喻多子之福。
床褥铺鸳鸯戏水红缎被,大婚当日,四角会压上金丝枣、银壳生,取早生贵子的吉兆。
窗边设书案,陈列笔山、砚台,案角已经堆了翰林同僚的贺诗卷轴,铜镜妆台倚东墙,台面摆胭脂盒并梳篦,房梁垂灯,窗棂贴窗,夕照透入时满地碎红,如铺锦绣。
还有一面素绢屏风,隔开内外两间,屏面题《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笔力清峻,也是他亲手书的。
庭院也有点缀,檐下挂风铃,铃舌刻小篆,阶前两盆海棠系红绸,虽无豪邸雕梁,却处处见文心。
一器一物皆合礼制,一一木暗藏诗典,正符合国朝翰林的身份——
安平乐道,不失风骨,方寸之地亦显乾坤。
海玥转了一圈,十分满意,再仰首望向京师的天空,蓦然间有了种不一样的感受。
他也要在这个时代成家了。
“海翰林!”
正自感慨,身后突然传来一道亲热的声音:“你果然在这!”
海玥眉头一挑,转过身来:“孙佥事”
来者正是孙维贤,相比起最初的敌意,此时这位新任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抱了抱拳,满是热络:“才听说海翰林要大婚,恭喜恭喜,可否讨一杯喜酒”
婚礼当日,海浩与朱琳是坐在高堂席上的,孙维贤想来也是清楚这一点,眼神里颇有几分微妙。
“当然可以!”
海玥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又接着道:“此前合作愉快,孙佥事便是不说,明日也是有拜帖奉上的,推官沈墨可认罪了”
这话题转得稍显突然,孙维贤顿了顿才道:“沈墨与秦氏勾结,谋财害命,证据确凿,已被去了推官之位,正式入狱,只是此人尚未交代,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海玥奇道:“诏狱也撬不开此人的嘴”
“我亲自盯着用刑,没有手下留情的可能。”
孙维贤知道对方在疑惑什么,解释道:“此人的骨头确实比看起来要硬的多,但也撑不了多久,这北镇抚司诏狱的刑,比我之前听说的都要多,但凡下狠手,铁打的也熬不过去!”
海玥摇了摇头:“这可不一定,之前抓住的一群黎渊社贼子,关了年余,只开口了一人,可见酷刑也有局限。”
孙维贤道:“海翰林是怀疑,沈墨也与那群反贼有关”
“一切要看审问的结果!”
海玥道:“不过盛娘子的手中,或许真的有高门大族隐私的记录,此物一旦被黎渊社所得,后果不堪设想。”
话说得严重,但实际上从黎渊社之前的情报渠道来看,他们对于京师权贵的那些龌龊事,也不见得就了解少了,所以到底是谁指使沈墨的,还真的难说。
“好!此案我会紧盯,绝不懈怠!”
孙维贤点头应下,又提到了另一件事:“海翰林应该知道孙流吧”
“此人名号‘夜不收’,明为贡院打更人,实际上是锦衣卫于京师各行埋下的一百四十七名暗谍之一,然而半年前,正是此人策划了新科举子绑架案,随后举家叛逃,至今下落不明……”
“就在刚刚,五城兵马司与巡捕营合力捣毁了京师的贼子窝点,当场格杀了三十一名贼人,孙流就在其中!”
海玥已经知晓,严世蕃顺着线索发现了孙流的踪迹,但贼人的数目之多还是令他诧异:“三十一人可留有活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