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沦为黑衣组织的锦衣卫(2/2)
“贼人拼死反抗,仅仅擒获了四人,还险些被其中的两人自尽成功!”
孙维贤沉声道:“所幸在秘密窝点里面,发现了《弥勒下生经》、旗帜木牌、五色丝绳等物。”
海玥终于动容:“白莲教”
没办法,这个教派还是要配合一下表情的。
相比起黎渊社的不为外人知晓,白莲教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要大了太多,更有一种跨朝代的生命力,从元末延续至清,成为贯穿数百年的造反专业户,而且每个时期的存在感都不低。
就看明朝,太祖朱元璋是借助白莲教背景的红巾军起家,称帝后立即打压,将之定义为邪教,然后从洪武到崇祯年间,白莲教就发动了大小数十次起义,如永乐十八年的唐赛儿起义、天启二年的徐鸿儒起义,最关键的是嘉靖年间。
官场上有李福达一案,这位疑似白莲教的核心弟子,在朝堂上制造了偌大的风波,导致了又一场官员的大清洗。
而民间的白莲教徒,则在塞外建立了“板升”据点,他们投靠蒙古,传授蒙古人攻城技术,协助俺答汗制定战略,屡屡入侵边境,残害大明百姓,后来隆庆和议的筹码时,有一个重大议题,就是把这群白莲教徒交出来,传首九边。
所以现在抓出白莲教徒,并不出人意料,只是令海玥感到无语的是:“如此说来,孙流并不是叛徒,他一开始就是白莲教徒,反倒混成了锦衣卫的暗谍”
“是!”
孙维贤道:“这下锦衣卫即将威严大丧,上下彻查更是必不可少……”
海玥默然。
想想确实是,之前锦衣卫校尉卢源,被查出是黎渊社中人,如今锦衣卫暗谍孙流,又被发现是白莲教中人,还有建文后人身居指挥佥事之位……
黑衣组织么
几方卧底齐聚
关键是内奸自己揪出来还好,现在五城兵马司与巡捕营合力抓捕,就连最后的颜面都没给锦衣卫留下。
对此,他也爱莫能助。
解决定国公的风波后,海玥就提醒,最好将盛娘子案情的后续查下去,可惜对方并未真正重视,倒是严世蕃深挖下去,严家父子更是直接进宫面圣,调用了除锦衣卫和顺天府衙外的人手,一举建功。
锦衣卫的局势被动了。
尤其是执掌大权的王佐一脉。
孙维贤也想到一块去了:“海翰林,听说你与陆文孚相交莫逆,此番愿意来破案,想来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吧但经此风波,陆文孚支持的王佐威势必衰,有些事情也该考虑考虑……”
他特意顿了顿,一字一句地道:“与当朝其余官员不同,你我才是真正的同盟!”
眼见对方把来意挑明,海玥看了看他,伸手道:“请。”
两人走进待客室,备好清茶,孙维贤看着那色泽清洌的茶水,眼中稍稍闪过一丝犹豫,还是捧起茶杯,朝嘴里送去。
喝到一半,就听面前的年轻翰林,以一种聊家常的语气道:“孙佥事准备何时造反”
“噗!”
孙维贤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狼狈不堪地道:“你说什么”
海玥继续品茗:“你不是在争取我作为同盟”
孙维贤咬牙切齿,却又将声音压得极低极低:“你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所求的就是密藏,一旦启出,我愿与你们三七分成,可立毒誓,如若违背,天诛地灭!”
海玥没有讨论自己拿七成是否合理,也未质疑所谓毒誓是否要指着洛水发,继续平和地问道:“你要密藏,有何所图”
“你们真的怀疑我要谋反”
孙维贤无语地道:“怎么可能呢!我们又非朱姓,便是有那位的血脉,也不可能坐上天子之位的……”
海玥顺着他的话:“那我不理解,你千方百计要密藏作甚便是里面有惊世的财富,以你的家世和职务,也不过是锦上添吧!”
“我家中确实有良田千亩,这些年在南镇抚司,也积攒了不少钱财……”
孙维贤神情毫无动摇,斩钉截铁地道:“但启出先祖密藏,乃是我辈义不容辞之责!那些珍宝不会长埋地下,若不取出,来日必入他人囊中——难道你甘心见此情景”
‘甘心啊’
海玥心里是这么想的,表面上则沉默下来。
“昔日多有冒犯,实不知令尊令堂竟能培育出海翰林这般经天纬地之才,在下愿负荆请罪!”
孙维贤起身一拜,目光灼灼:“今既同朝为官,又有身世渊源,你我实乃天造地设的盟友,海翰林若能助我在北镇抚司站稳根基,他日共取密藏自不必说,便是眼下但有差遣,必当竭诚效力,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