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七零痞子(09) 求订阅(1/2)
第51章七零痞子(09)求订阅
一九七零年,十月
一年的时间,就在生活与工作的交替中,悄然而去。
今天,文父在村里,迎来了一拖拉机的下放人员。
其中有陈固特意安排过来的四人。
“文支书,人带去哪里?”上面送人过来的干事,态度极好,哎呀,主要是文支书的儿子如今在南江各大单位都有名。
那可是肉菩萨啊。
文父带着人朝所谓的牛棚走,“江干事,刘干事,不好意思啊?我们大队,最近两年条件好了,前段时间不知道要下来人,牛棚那边重新翻修过。
没有太艰苦的地方,你们看,要怎么弄?”
牛棚就在离西河有段距离的地方,那地方地势高,在一个小坡的高处,用土坯砖与瓦片盖了牛棚,与几间屋子。
两人看到这样的房子,心中叹气,这西泉大队还真是如传闻之中的一样富裕,一个牛棚也盖的这么好。
“没事,这样也成,但他们不能只是养牛,还得给安排一些活。”
文父点头,“那是肯定的,这附近我打算开出来一片果园做园艺场,正好他们来了,这些活就交给他们干。”
“成,有活就可以,苦活累活都可以交给他们但最好不要死人,真到了危急的关头,该请医生的还是要请医生,该吃药打针还是要搞的,只要不搞出来人命,不要乱动用你手中的权利去害人,那就没事。”
“那我可以跟他们正常接触吗?”
两位干事看了一眼文父,“那是肯定可以的呀,那不然你怎么给他们安排活,平时用牛车,还有一些别的指示的传达,都需要你或者其余的大队干部接触他们。
虽然他们下放了,但正常的接触是可以的,别草木皆兵。”
“是,这不是我们大队第一次来下放人员吗,没有经验,得先问清楚。不然怕把握不好那个度。”
两人表示理解,第一次没有经验,是正常的。
“那行,我们先进去看看。”这是要看看牛棚周围的环境。
“好。”
文父是接到陈固的信件后,特意找了借口把牛棚以及牛棚隔壁原来快塌的小院重新翻修了一番。
如今住起来可不苦。
土坯砖瓦房,能苦到哪里去。
进到里面,文川给押送一群人来的主要负责人的两位干事,解释道,“之前这牛棚也是大队一位孤寡老人的宅子,虽然是老宅子,可咱们西泉生产大队,想必两位干事是知道的,不管整体环境如何,我们大队比周围的大队条件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老人前几年才去世,去世前老人年纪大了,成立生产大队后,每个大队都有两三头牛,这放牛的事就交给了老爷子。
老爷子去世后,牛棚也没有迁走,毕竟靠近西河边,两岸河边的草坪的范围极大,养牛是极好极方便的。
牛棚就一直放在了这边,后来一直是大队的三位老人家轮流看管牛棚,晚上也需要老人值班,生怕牛被人偷了。
这不,前几个月,看着牛棚与宅子有些不像样子了,便翻盖了牛棚与宅子。
翻盖的时候,有两头母牛怀上了牛犊子,就想着牛棚盖大一些,以后说不定不只是目前的几头牛。
那三位放牛的老爷子,在翻建老宅子的时候也提出了要求,说要一人一间屋子,我便让人盖成了如今的三正,+东西厢房各三间。
还弄了单独的厨房与旱厕,想着三位老爷子各占据一方可以互不干扰,这谁知道房子刚盖好,上面就说要送来一批人下放,这这这...”
两位干事没有多想,“文支书与你没有关系,虽然居住环境不算艰苦,也不能弄死人,但有啥苦活累活的,尽管让他们去干。”
两位干事也不是啥恶毒人,但该交代的还是要交代。
“那是,那肯定的。”
送走两位干事与押送这群人的其余人,文川来到了牛棚,带着所有人,交代他们日后在这里要干些什么,还告诉他们挑水去哪里挑,“我建议你们吃进肚子里的水,还是去西泉山山脚去挑,后面的西泉山上有口大泉眼,西河的水就是从西泉山上留下来的。
山脚的湖塘的水便是从上而下的小溪中分出来的流到湖塘的泉水,湖塘
我们大队的人,稍微讲究的人,都是每天去那边挑水吃,那边的湖塘是不允许洗脚,洗尿桶,洗各种东西的,那边的水源比较洁净干净。
如果是洗衣服,你们直接去码头就可以。
还有,等下吃晚饭前,我们大队的三位老爷子会过来与你们见面,以后他们会带你们一月,教会你们如何放牛,养牛,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去大队部或者我家里,以及三位老爷子的家里找我们....”
说完文川指了指正房堂屋的粮食,“里面有粮食,你们先吃着,后面有三位老爷子伺候的菜园子...。”
这一t群下放的人,一共有八人。
从最先开始的忐忑,到如今,高高悬着的一颗心已经放下了大半。其中有两对夫妻,也不动声色的打量着文父。
他们明白,眼前的文支书是陈固交代的那位。
心也放下了一大半。
等文父走了以后,八人,四对夫妻分房子,还是把每间房标号,再搓成纸团,每对派一人出来闭眼摸。
摸到哪间就是哪间。
每间房都有简单的家具,三位老爷子的房间都收拾好了,他们今早就搬走了。
厨房里面也有现成的锅碗瓢盆。
看着干净利索的房间,看着新铺好的旧被子,干净的床单,被套,四对夫妻一下子眼泪就流了出来。
其中一位在床边坐下来,摩挲着被套,与几人说,“这被子肯定晒过,一点子霉味都没有?我的鼻子对霉味最是敏感,你们看看,这床单被套都是干净的,肯定好好的洗过。”
另外三位五十来岁的女同志也伸手摸了摸,“是洗过的,还有肥皂味儿。”
文父并没有刻意与那两对关系户打招呼,表面都是一视同仁。
安排好这些,文父便在第二天进城了,三女儿结婚,他不能不去。
城里先安排婚礼,小夫妻等过年的时候,还得在农村来一趟,不大办婚礼,但也要请一些亲朋好友在家里热闹热闹。
嫁女的酒席要提前一天。
文父是城里自家办酒席之前的前一天去的,去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开始有厨子带着徒弟开始准备了起来。
到了下午,文海芸也下班过来了,今天是周六,今晚她要直接睡在哥哥家里。
看到亲爹的文海芸跟看见了救世主一样,嘤嘤嘤的扑过去,抱住文府的胳膊撒娇,“爹,你看二哥他,给三姐盖房子,给自己盖房子,就是不管我。”
文父有些尴尬,这些应该是他这个做爹的帮忙,可如今儿子,子代父职帮衬了老三,他偏心归偏心,可也不是真的就脑子进水到倒都倒不出来的那种。
哪里好意思让儿子必须给老四也来一套,只能严肃的板着脸教育老四,“那是你哥心甘情愿帮衬你三姐的,何况房子是你三姐自己盖的。
你二哥虽然给她垫了钱,但你三姐每月都要还一半的工资给你二哥,也不算全送。
你要是也想你二哥也帮衬你,你就得听话,听你二哥的话,不然别指望他帮衬你。”
文父也不是那在儿女中喜欢劫富济贫的人。
文幺叔看见小侄女那样,实在是忍不住的说,“小四,听话些,你二哥也不会不管你。”
被幺叔说,文老四一点也不在意,嘟着嘴不高兴了。
可今天文父也顾不上她,因为酒席从今天下午就开始了。
南江这边就是这样,无论是什么喜宴,都是喜宴正日子的前一天下午就开始待客摆酒席。
虽然文家在市里的亲戚就文幺叔的儿女,但来了不少厂里的同事,晚饭时,一波波的同事来了好多,有文川采购科的同事,也有文海燕科里的同事,也有潘桂英后勤的同事。
两套相连的院子里,各自摆放了四张饭桌,翻台了三次。
才慢慢的少了客人,最后又来了一波附近的邻居。
文川的脸都笑僵了。
但文家的酒席,也出名了,好家伙,一桌子的硬菜。
第二天一清早,文海燕出嫁,先去沈家举行仪式。
附近的一位邻居昨晚在文家吃了酒,今天上午要在男方家里吃酒。他等仪式举行完毕,坐上席吃席。
看着一桌子的不错的饭菜,忍不住的与周围的说,“老沈家这是找了一个好儿媳妇,还没有进门就沾上了光,看看这一桌子的菜,我敢说硬菜都是小文提供的。”
这一桌都坐的是附近的邻居,也吃过昨天女方的酒席。
“那是,你看看小文最近上山多积极,山上的野味他种类弄来了多少?好家伙,野猪,麂子,狍子,鹿,美人潭的鱼,野鸡,这比咱们市的市长都吃的好....”
沈家的肉菜可没有文家昨天酒席的多。
那边也有熟人羡慕的与沈母说,“还是你主意正,给你家老三找了这么一个好堂客。”
沈母高兴的眼睛都眯了起来,“海燕是个好孩子,我一眼就相中了,我瞧中的可是海燕,可不是她家里,当然,她家里自然是好的。
只是如果只是家里好,孩子本身不好,那打死我也不会给老三找海燕的。”
沈母没有说假话,她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诶,你儿媳妇的妹妹找对象没有?”
有人打上了文海芸的主意。
沈母如今也是知道的,文川对文海芸的态度,也知道,更紧张文海芸的另外一半的品行。
“还没有,但我听说文川对未来的四妹夫要求很高,一般人压根就入不了文川的眼。”
“嘁,他们文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还要求那么高,可真是进城没有几天就飘了。”
“飘什么飘,人家小文家里虽然不是大户,可那也是有钱人,还是自己凭借双手劳动挣的,挣的正大光明,这好日子也能过的正大光明,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沈母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懒的搭理说酸话的人。
转眼之间,过去了两个月,南江进入了寒冬。
有一天文川从山上回来后,程为民的妈妈找上门了,“小文,这是从厂里交货回来了?”
“嗯,伯母,你这是有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