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不需要洗白[快穿] > 第51章 七零痞子(09) 求订阅

第51章 七零痞子(09) 求订阅(2/2)

目录

程母高兴的直乐,上次给海燕保媒,事后小夫妻结婚后谢媒的大礼中,除了那些肉,鱼,奶粉,点心外,最重要的是有两双冬天的穿的皮靴,一男一女的,是她与丈夫的。

那皮靴里面有厚实的毛毛,还是有跟的,底子也厚,但穿起来不重,很是舒服,也不臭脚。

如今她脚下穿的就是这双皮靴。

“那是,这不,你之前说要给海芸找个军人最好,最好那人不会被调走的。

咱们市的武装部来了一个小伙子,符合你说的条件,为人忠实聪明,有责任心,家里父母不在世了,上面就一个姐姐,如今跟着他姐夫随军在外面。

他本人也是从外面部队调回老家,也就是我们市的武装部工作,有级别,工资待遇高,家里也没有负担...”

“伯母,那小伙子今年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叫:周宴,比海燕要大七岁,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他是身受重伤后休养好身体后调回来的....”

“姓周,伯母认识?”

说到这个,程母高兴的道,“对,我是娘家的远亲,也是在街上遇见了,才知道他回来了,便聊了聊。”

后面的话不用说了,文川也明白了。

“那约个时间见面,还得麻烦伯母。”

程母乐意给文川家的妹子做媒,好处多,还能与文川打好关系。

“没问题,我明天就去问小宴的时间,确定了他的时间再来问海芸的,毕竟海芸的时间还是比较稳定的。”

“可以。”

半个月后,在程家相亲。

身材高高大大,五官端正的周宴,还是挺吸引文海芸这个花痴恋爱脑的。

从文海芸剧情中的那些操作,很容易就能推断出来文海芸就是个恋爱脑。

花痴恋爱起来,那绝对是甜蜜的。

对周宴不说百依百顺,那至少也是听话的,偶尔还使些小性子。

周宴呢,有些大男子主义,虽然没有对文海芸一见钟情,但也喜欢她的温柔,体贴,喜欢她的听话,两人很快就确定了要结婚。

才几个月的时间,两人迫不及待的,快速的拜见了文父,周宴的姐姐也从外地回来了一趟,借着周宴姐姐难得的回来,赶紧快速的结婚了。

虽然仓促,但也办的很是盛大。

自然,文川没有给文老四房子。

因为周宴自己就有房子。

但文川准备了让当下所有未婚姑娘都羡慕的嫁妆,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等等。这可是极其丰厚的一份嫁妆。

文海芸自己也很满意。

对文川的埋怨瞬间没了。

文川呢,是打发瘟神一样的心态给准备的丰厚的嫁妆。

两个妹妹都结婚了,文川的小日子那是越过越好。

他安心的经营自己的小家,挣些小钱。

家里的老头,他每个月都会回去住上一个星期,陪陪老头,也帮村里下放的那四对夫妻悄悄的寄信,或帮他们收包裹收信送回去。

有了他的强势干预,文海芸这辈子被周宴吃的死死的,好在周宴是个厚道人,即便婚后发现了文海芸的一些缺点,他也尽可能的包容着。

实在是不能包容的,也会主动找到文川沟通。

这一辈子文海芸过的还是有些幸福的,虽然自私白眼狼,但这一辈子的娘家条件好,她t没舍得与娘家断往来,每年都是带着丈夫孩子回西泉村过年。

没有作妖的文海芸,加上文川的刻意防范,他没有早死,四个孩子中三个早幺的孩子也全部保住了。

厄运也没有再来光顾文家。

西泉生产大队的集市,也因为他提前处理了祸头子,集市一直保留了下来。

也在八十年代初期分田到户后,就助力村里人盘活经济,靠着他在山里无意中“发现”,其实是从时空商城中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药材,而让西泉村,以及周边的农村发财致富了。

几十年后,这个村的经济经久不衰,一直是全国闻名的富裕村。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文川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忙活了几年,后来买下来了市里的药厂,后面又做房地产,搞高科技互联网投资。

但集团总部还是建在本市,文川把药厂做大做强。几十年后,南江药厂成为南江集团药。

普通的小疾病小问题的特效药就数治疗近视,老花眼的药,效果杠杠的。

南江集团br/>

他从不接受采访,也不在屏幕上露面。

但因为南江集团的总部依然在南江市,为市里提供了几千个工作岗位,还有大笔的税收,这是私营企业,可不是南江玉兰烟厂那样的国营企业。

省会潭州不要脸,玉兰烟厂的税收被他们收走,南江市一年一下子少了快百亿的税收。

加上南江集团扶持本土农业,早早的就开始有个子公司参与本土农业的扶持与研究,带动了本市管辖范围内的农民创收,出去打工的农民都少了一大半,带动了农村富裕。

也带动了本市的经济消费,旅游业的发达。

还有因为南江集团,南江市出现了不少因为南江集团生意所需出现的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了人口就业,带动了经济发展...

大大的兴盛了南江市的经济,即便省会潭州虹吸DP,把第三名的地级市,远远的甩在后面。

文川后面的日子过得忙碌与充实,这一辈子他做了不少的善事,还有那些特效药,也收获了不少的功德。

这一世的他,平静的看着向微蓝,看着堂弟家的女儿自带主角光环,成为她们的朋友圈中的女主角。

........

小番外

“没想到,西泉村如今依然还是这条街,街没有变,但家家户户前面盖起了小别墅,街道变长了,还多出来了两条十字路口,多出来了横穿的长街。”

离开西泉村多年后,知青们回来故地重游。

看到如今的西泉村,感概万千。

向微蓝也在人群中,但她对西泉村可不陌生,这些年她与南江集团有生意的往来,常来南江市,顺道的回来了几次村子里。

“那是,要知道我们村如今一年就一季晚稻,其余的时间,都在种植药材,加上我们村从来没有使用过化肥农药,如今我们村的土地更是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其实被灵水滋养过多次),无论我们村的村民是种粮食还是种药材,那都能发财。

种粮食卖的也是全国粮食中最高档的价位,还不用找客人,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富豪们上门收购。

种药材我家川哥,自然是给的高价,我们村的土地,虫少,打虫的药,除草的药,全是川哥公司用药材配的,真正做到了纯天然,无公害。

西泉山的那汪清泉,更是好到爆,清甜清甜,水中蕴含大量的有益身体的物质,常年饮用真的能延年益寿。

你们去村里看看,当年你们下乡时的那些四五十岁的,大半都还在世。

甚至还有八位九十岁的老人,身子骨康健的很,能走能跑,不缺牙,不耳聋,看着活个一百岁没有问题。

不少人打我们村那汪泉眼的主意,想在山脚建什么疗养山庄,可我们村的全体村民可不同意。

如今山脚除了湖塘,全种满了果树,不仅能防止山体滑坡,也可以在山体滑坡时起到缓冲的效果,还能利用流下来的山泉水浇灌果林。

那片果林永远属于村集体,卖水果的钱用来村里的建设以及做村里小学老师们的补贴。

咱们村就没有穷人,最穷的也有一套乡村别墅,+几十万的存款。

你看看咱们村,现在的变化,没有一个大学文化以下的村民出去打工的。

大部分普通大学的孩子,在外面找一圈工作,觉得还不如在家里种药材种田划算的,也回来了。

毕竟村里的福利好,孩子们读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学费全免,每年在家里怎么也比打工强。

特别是幼儿园与小学,那师资力量可比省城的名校都好,如今又在在村小边上建初中。

我们自己备师资力量,请来的全是退休的名师,有高工资还有配套的教师小区,他们在我们村教书十五年就可以获赠一套教师小区的房子。

吃的水,全来自西山的那汪清泉,谁不动心啊....”文临也是知青,也是本村土生土长的娃子。

他说起这些,骄傲的很。

向微蓝可是知道他的,还笑着说,“文总,知道你们村厉害,也知道你家川哥的南江集团更厉害。”

文临家里就一套老宅基地,如今家里兄弟姐妹六个,盖了七层楼。一楼是公共区域也是二老住的地方,二楼一上,一家一层,装了电梯,也建了步梯。

隔壁也是七层楼,也是差不多的布局。

但只有文川三兄妹分,毕竟大姐自己家就在隔壁村,离娘家也不远,不可能还分走娘家农村的房子。

文临一把年纪了还傲娇的一甩头,“那是,我家川哥这个人聪明,还有运气,随便上山就发现了从没有见过的植物。

说实话,我们没见过的植物多了去了,可就他起了心思想问问这是个啥玩意儿....”

又是一顿吹嘘,可一直怀疑文川的向微蓝,低下头,眼神中带着一抹精光,一闪而过。

她一直怀疑文川是穿越的,还自带比自己的金手指还厉害的金手指的。

这几十年来,南江集团的发展就能看出来脉络,南江集团名下的药厂,研究室,太出乎她的意料了,一些特效药,她两世听都没有听过,这里就这么轻松的研究了出来。

一些两世都没有出现过的植物与药材,出现了。

靠着这些就足够让南江集团赚的盆满钵满,还别说文川每一次精准的踩在风口上赚钱,每一次还能及时的抽身,那简直了。

光是靠重生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文川也应该察觉到了她的不对头,人家也没有出声,也没有找她相认的意思,这些年就这么相安无事,她还因为文临的牵线与南江集团,一直有稳定的生意往来,也帮衬她不少。

所以她也一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各用各的金手指,各显各的神通,彼此都不打扰谁,便是见面了,文川也四面八稳的,从不透露出来对她的丝毫的怀疑。

好似,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其余的人也笑着听着,感概着。这里发展好了,对于他们来说,偶尔与人聊起来还与有荣光,感觉特别有面子。

毕竟西泉村从他们下乡的时候,就是个特别的存在。

目录
返回顶部